贼(zéi)头(tóu)贼(zéi)脑(nǎo)这是怎么回事?

五月的大连,青山如黛,碧海流云。城市西南、黄海北岸,41公里的海岸线上,一座座产业楼宇、高校院所、现代工厂、研发中心鳞次栉比、交错纵横,如同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构成一条科技走廊,勾画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画卷。
这里是大连高新区。14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于此,构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桥头堡;全国首个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在这里集结,打造东北亚数字服务聚集区;这里诞生了一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企业,是中国录像机产业的诞生地,是氢能源技术的策源地,生产出全国第一颗产品级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海上第三代通信系统产品,大量最新科技产品和科研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这里科技创新风正劲足,创新动能澎湃激昂。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高新区视察时作出“又高又新”重要指示,殷切期望大连高新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多年来,高新区高擎“又高又新”旗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掀起高质量发展浪潮。
5月10日21时32分,由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卫星,大连1号-连理卫星搭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同步进入太空的,还有大连海事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科院科研团队研制的实验装置。
两所知名院校的科研成果吸引着人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大连高新区,在数字经济、创新创业、高新技术等诸多标签之外,这里深厚的科技创新积淀令人瞩目。
4月以来,高新区受到多方关注,国家领导,省市各级领导,及兄弟城市先后到园区调研考察,多场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园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又高又新”的发展面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又高又新”是嘱托,是定位,是路径,更是责无旁贷的使命。5月10日上午,高新区召开会议,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集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高新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会上,大家逐字逐句研读,分享心得体会,解放思想、深入思考、深刻领会,全面对标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实施人才第一战略、完善创新孵化体系、加快制度创新、构建产业和空间发展新格局、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业、加强要素配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清晰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部署安排工作。
仅相隔一天,5月11日,大连高新区科技馆开馆运行,奇幻的视觉感受和原创性的尖端科技给人们带来超震撼的参观体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车联网、元宇宙、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在大连高新区打造全新场景;世界先进的储能技术、氢能燃料电池方兴未艾;5G技术、芯片制造、新材料、区块链应用平台、生物医药、数字工厂、智慧海洋、洁净能源等诸多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为人们呈现了全景式的国家高新区场景,彰显了高新区坚持推动科技创新结下的累累硕果。
十年磨剑,锋芒尽显。通过一组数据,人们可以观察到高新区的十年巨变:十年来,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30余家,上涨至1300余家,实现10倍增长,科小企业发展到2227家;雏鹰企业累计630余家,瞪羚企业75家,全市8家独角兽类企业均来自于这里。
十年来,园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0.7亿元上涨至180余亿元,实现增长近20倍;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从不足3000件提高到9400余件;企业R&D投入强度提升至5.92%。
十年来,园区积极推动高端创新平台集聚发展,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现有省级产学研联盟3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18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5个……
一组组鲜活数据、一件件科技产品、一项项科技创新,充分展现了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高新区坚定“又高又新”定位,聚焦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高新区管委会出发,西行20公里,在青山环抱、碧海相依之处,一座座浑厚端庄、雍容典雅、韵味高远的实验室拔地而起,在这里,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正争分夺秒加紧建设。
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关键在创新策源。大连高新区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以英歌石科学城为科技创新主战场,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的鲜明定位,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5月8日,英歌石科学城又一座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从开工到封顶仅用时百天,再次彰显“科学城速度”。自2022年1月全面启动建设以来,“科学城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可研报告批复、进场施工作业等前期工作用时不到4个月;3个月完成首个实验楼封顶。截至目前,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大连先进电子束测试平台将于近期实现主体封顶,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部分实验室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39万平方米新一批实验室项目,以及人才公寓、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加快施工建设;围绕洁净能源主线和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多个前瞻性方向的“1+X”研究方向,已筛选300余个拟入驻实验室(团队)。
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重点在转化驱动。2022年5月,大连高新区重新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布,明确提出,实施“一城六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模式,构建“一城突起,六区协同、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以英歌石科学城为策源中心,建设凌水信息技术服务业区、七贤岭数字技术开发应用区、小平岛现代服务业区、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区、龙王塘休闲旅游区、龙头智能装备制造区六区。同时,按照飞地经济模式,在长兴岛、金普新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瓦房店等地建设分园,未来将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承接地。目前,大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大连高新区发展“一区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积极构建以大连高新区为策源地,辐射全市的“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
4月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创新积分制(北方片区)工作推进会在大连召开,会上,大连高新区获评2022年“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作为全国首批、东北地区首家试点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已连续两年受到表彰。
企业创新积分制是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9大维度3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成为精准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据统计,仅2022年一年,创新积分累计为省市科技奖励、“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海聚计划”引智项目及外国高层次人才项目等推荐优质企业76家。
如今,通过企业创新积分,7000多家企业纳入高新区企业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量同比增长33%,省级创新主体申报量同比增长27%,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11家合作银行为企业授信总额度达61亿元。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价说,大连高新区试点工作实现了拓展应用场景、建立功能丰富管理平台的两大突破,将为更多地区带来启发和借鉴。
通过企业创新积分制,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企业、金融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管理新体系,让更多科技企业享受到制度创新的红利。同时,他们在更广泛领域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区域科技创新的新动能。
3月31日,上海技术交易所大连服务中心在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是高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将以关键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导向,推进“四链融合”,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今年,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加速实现市场化、产品化和产业化,高新区创造性提出了建设“创新综合体”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促进机制改革,上技所大连服务中心的成立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创新综合体”将培育“1+N”“旗舰+随行”的市场化科技创新组织形式,打破不同服务主体的界线到N的产业化平台,破解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形成科技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局面。
开源引活水、渠成促创新。高新区紧抓科技创新源头,从企业端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到科研端“创新综合体”,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与此同时,他们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截至2022年,全区累计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3家,其中孵化器12家,众创空间30家、加速器1家。
他们深化金融服务普惠性改革,率先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2年,全区建设11个科技银行;区内60多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近2.18亿元,规模位列大连市首位。
4月27日下午,大连高新区人才港正式启动,开启了高新区以全领域支撑、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为核心的人才服务新模式。作为高新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台,人才港将洽谈交流、项目路演、岗位培训、人才招聘、直播招聘等功能融为一体,打造温馨的“企业之家”“人才之家”。
为什么高标准建设人才港,高新区提出,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人才工作作为第一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
23年前,首届海外学子创业周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大连高新区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区的发展道路。透过这一窗口,他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敞开了人才发展的大门,吸引海外人才的目光。23年来,海创周累计吸引63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余名留学人员参会,成为国家高端引智品牌。从这里走出了齐维科技创始人郭方准、英特仿真创始人张群、康元医疗创始人贾凌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尖端创新人才和高端创新项目。
如今,高新区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2年以来,高新区推出一系列支持产业、人才发展政策,在“高新20条”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促进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元宇宙产业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及支持车联网产业、龙头分园光电半导体产业、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年11月,园区举办人才工作会议,发布“高新人才十条”,组建人才团队,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最优人才承载区。
与此同时,高新区紧紧围绕“科技、人才、政策”要素配置组合,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真金白银兑现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
截至目前,高新区成立区校创新联盟,全区30个联盟获批建设省级典型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市占比超40%;9个联盟获评全省优秀等级。获批省、市“揭榜挂帅”项目15项,获评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5家企业获批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占比62.5%;科翔科技成为年度全市唯一获批建设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海大智龙、厚仁科技等6家创新企业打造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2022年至今,园区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近2亿元,重点关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等多个重点领域,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助力企业引育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金融服务,积极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如今,高新区已会聚国家级各类人才170余人、省市级人才3000余人,企业创新团队1500余个,拥有超过20万人规模的朝气蓬勃的产业大军,围绕“1+8”产业形成创新团队1100余个、联合攻关团队242个。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选菜入筐”,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锻造产业链条,构建“1+8”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基因优势”,在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千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布局发展元宇宙、车联网、洁净能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文化旅游、智慧海洋和数字贸易八大新兴产业。
2022年,高新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232次,实现项目签约158项,引进落地项目123项,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11项。今年一季度以来,园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珠三角、成渝地区、武汉及日本东京等多地招商,与头部企业开展洽谈合作,加速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2022年,高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总规模在全区GDP占比近50%;车联网、元宇宙产业异军突起,车联网创新联盟成员新增15家,重点企业总营收68.9亿元、人员规模超过17000人。
同时,高新区积极布局数字经济赋能装备制造业,规划建设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业研究院,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今年,园区明确提出推动产业结构逐步由“软”向“工”转变,大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加大车联网、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导入,推动软件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向高附加值拓展。同时,结合园区楼宇经济特点,大力发展以微电子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智慧海洋装备等产业做大做强。
经过前瞻布局和大胆尝试,目前园区内实体经济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微电子、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优欣光科技成为国内领先的光通信器件及光传感器件研发制造企业;润新微电子将打造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独角兽企业;智能制造产业方兴未艾,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加紧建设,首家企业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洁净能源产业不断壮大,融科储能全年产值实现3位数高增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连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定位,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区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其中,占GDP比重近一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1%;税收收入增长24%;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7.68%;外贸进出口增长10.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走进大连高新区,处处一派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正坚持“四个面向”,加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一大批围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科技创新持续取得突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加速进行,着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已展现勃勃生机;丰富的创新资源、深厚的人才储备、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度融合,围绕科技创新不断发力的各项工作持续快速推进,禀赋优越的创新底蕴蓄势待发,即将喷薄而出。全区上下积极采取超常举措,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扛起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主力队员的重大使命,为大连加快挺进“万亿GDP城市”、实现率先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高新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头条]有缘千里来相会2怎么回事?
- [头条]关于超级泡妞恋爱教程可以这样
- [头条]植物大战僵尸存档是传言还是实
- [头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
- [头条]26岁女子醉酒倒在路边被强J强J
- [头条]按照整体协调循环科学再生的要
- [头条]剧本上可能就两三句对白
- [头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以强有力督
- [头条]从各方面不断进行提升和改善
- [头条]丰宁县公安局通报称
- [头条]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请求释放
- [头条]反而站在了本地居住居民的角度
- [头条]从而才可带领一方党员干部与人
- [头条]集聚上市企业45家
- [头条]鸟山明深度参与制作 龙珠超横
- [头条]开创了综艺节目聚焦世界遗产内
- [头条]确诊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
- [头条]不仅1:1还原楼盘实景
- [头条]将药植转化为肽类多糖等小分子
- [头条]而且它也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认

- 谅薯绦(tāo)不(bù)世(shì)之(zhī)业(yè)这件事可
- 有关小时代结尾怎么回事?
- 有关柚子很苦怎么回事有没有后续报道?
- 谢尔久科夫究竟什么情况?
- 有关仅拎礁谨到底是什么原因?
- 翡翠林稀有精英位置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人乃万物之灵这条消息可靠吗?
- 关于江湖遍地卖装备网友如何看?
- 苦心孤诣(kǔ xīn gū yì)到底怎么回事?
- 有关虹吸式雨量计到底是个什么梗?
- 丰宁县公安局通报称
- 也期待更多年轻伙伴合伙人的加入
- 有关老马的幸福往事具体是什么原因?
- 关于顾家乐的幸福生活可以这样解读吗?
- 工会会计制度背后真相是什么?
- 白恩个人资料可以这样解读吗?
- 律跪抵葱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关于刘云飞近况这又是个什么梗?
- 宋佳玲多大到底是什么情况?
- 有关倾世皇妃穿帮镜头又是什么梗?
- 有关拷(kǎo)翰(hàn)梧(wú)凄(qī)是真实还是虚假消
- 环保剑大结局到底什么情况?
- 五朵金花插曲怎么回事?
- 可爱颂谐音中文歌词怎么解读?
- 关于纸黄金交易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 鼎湖山听泉课文网友是怎么说的!
- 有关肃(sù)然(rán)起(qǐ)敬(jìng)网友会有什么评
- 关于白蚕美白玉容膏多少钱这是怎么回事?
- 翰墨之道怎么升级这是怎么回事?
- 将神皇德耀世怎么上了热搜?
- 橘子红了主题曲看点是什么?
- 有关暗黑3随从装备怎么回事?
- 回到清末当土匪有没有后续报道?
- 而且它也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认证
- 握(wò)手(shǒu)言(yán)欢(huān)终于真相了?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又是个什么梗?
- 影响因子查询有没有后续报道?
- 发现异常者阻止进入立即按相关流程处置即可
- 无所不有(wú suǒ bù yǒu)是传言还是实锤?
-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片尾曲网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