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二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ershouxinxi/202212/2022121557528.html

关于沙加解说真三可以这样解读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2-12-15

  “顶配版保时捷联名款智能手表”,价格最低的只要29.8元;直播间封面挂着“宜家家居”的LOGO,可商家售卖的电子秤、中国结、福字装饰等商品,在宜家实体店并没有见过……《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大行其道,商品涉及酒水、家居用品、手表、护肤品、化妆品等众多品类。

  对于类似现象,经常逛直播带货平台的网友可能都不陌生。一些头部主播可能不太敢轻易采用这种擦边球行为,因为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可是相对不那么知名的主播,往往就通过这种手法来吸引人气、促动带货。

  这种行为的法律定性,应该并不困难。正如一些法律专家所言,这种“傍名牌”的行为,明显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和欺骗,侵犯被仿品牌合法权益,并且仿品质量难以保障,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可就是如此明显的违法,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呢?

  原因也不难推测,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愿打愿挨”的事。因为这些“傍名牌”的手法并不隐蔽,通过最简单的价格比较,绝大多数消费者也知道对方卖的不是正品,只不过因为便宜,也就不计较。这就像网购平台刚兴盛时候的假货横行一样,当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消费者有买“假货”的需求,所以就把这种现象合理化。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种说法当然是荒谬的。因为即便是卖方和买方“愿打愿挨”,也不意味着就毫无问题。这种“傍名牌”的假货还侵害了无辜第三方的利益,败坏了那些真名牌的声誉。因为假货太多而让一个品牌市场形象一落千丈的事,并不罕见。而从长远来看,傍名牌式直播也会败坏所在平台的口碑。一旦形成了这个平台直播就是“假货聚集地”的印象,对于平台的长远发展也不是好事。何况如果品牌方坚持维权,平台也必将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哪怕就是从自身长远利益考量,各平台也应该在“傍名牌”这个问题上有更多主动作为。一些主播可能抱着短期逐利心态,赚一笔是一笔,等到消费者大举反弹要维权的时候,主播自己玩消失可能就能逃过追责。可是对于平台来说,这却是甩不脱的麻烦。道理也简单,建立合理的规则,约束主播们的行为,才能把平台生态经营好。

  其实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很多元,物美价廉的产品,即便不“傍名牌”,也能找到销路。而“傍名牌”的投机做法,在短期可能会吸引眼球,但要想长期“割韭菜”也不现实。这部分只想短期谋利的主播,对于平台就是隐患,平台加强治理也是理智做法。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对这种违法现象,应该主动作为,探索和平台共治的新机制。建立良好的直播带货生态,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符合消费者的整体利益。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