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toutiao/202302/2023022661851.html

关于为你难过吉他谱怎么上了热搜?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2-26

  1931年8月23日,即将步入秋季的天津城发生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情,当朝皇帝溥仪收到了一封律师函,律师函的内容是他的妃子淑妃文绣的离婚说明。

  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清,未果。她一直反对溥仪投靠日本人、以图复辟大业,加之后妃争宠,与溥仪感情疏离、龃龉不断。

  1931年8月终于不堪忍受,向傅仪提出了离婚,这也是历史上第一起皇帝离婚事件,被称之为“刀妃革命。”

  这起离婚案经过不断的调节和协商,最终在两个多月后有了结果:溥仪与文绣两人双方解除婚约;溥仪一次性付给文绣5.5万元生活费(文绣律师当时开出的价码是50万元。不过即便这5.5万元,按大米购买力,当时这笔钱相当于现在至少100万元以上);允许文绣带走日常衣物和物品;文绣回娘家居住,永不再嫁。双方不能做出有损对方声誉的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皇帝离婚案”,就此落下帷幕。

  文绣离婚的时候,只有22岁。她恢复了自己小时候的名字“傅玉华”,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教授国文和图画。文绣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才华,学生很喜欢她的课,她自己也做得挺开心。但纸包不住火,文绣曾经的“皇妃”身份很快被传开了,各路媒体纷纷赶来,而她的小学门口每天也开始车水马龙,好事的老百姓和各路人等,都想来一睹那个“和皇帝打离婚官司”的皇妃。甚至还有人在校门口专门贴了一首打油诗:“宣统皇帝小妃子,就在本校教国文。欲睹花颜甭买票,上班时刻守此门。”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绣无奈在1933年底辞去了教师职业,用所剩不多的积蓄,在刘海胡同买了一处宅子,和妹妹文珊一起隐居起来。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经朋友介绍,已经36岁的文绣进了国民党的报纸《华北日报》,做了一个校对员。文绣工作认真,文字功底又好,深得当时的社长张明炜的器重。在张明炜的牵线搭桥下,文绣嫁给了一位年过四十的国民党退役少校。那名少校叫刘振东,人倒是非常正派,且性格善良,文绣漂泊半生,终于找到了一个好人家,从此安定生活。

  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还能够敢于寻求法律的帮助借以摆脱和对抗腐朽的旧王朝,称文绣一句当时的女性意识跨时代决心的标杆也不为过。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