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212/2022122858272.html

对酒追欢莫负春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2-12-28

  想要做好官,得会做好事,想要做好事,得先做好人。突然离去的朱治国仿佛还在身边,那张标记大半的地图,那些还在继续的振兴工程,处处都有着朱治国的身影。再一细看,哪里还有身影,原来是曾经看在眼里在乡间、在工作台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被牢牢记在心里了。昨天还在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人,今天突然就化成了基层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继续前行的路,用另一种形式陪伴还在这条路上风雨兼程的人。

  从中国地图上看,青海省地处西北,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21岁通过考试录取,朱治国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条件艰苦的戈壁乡镇,踏踏实实从最底层做起。调查入户、调研下田,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中了解百姓所想,体察百姓所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乡野。朱治国曾立志走完青海的每一座村庄,后来,青海全省的4000多个村庄,他一走就是二十余年。如今,一张见证他足迹的地图已被标记大半。从基层党建到干部考察,从村委调研到村集体工程,从基层换届到党性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就这样,朱治国从乡间路上饱经磨砺的一粒石子,在基层中磨砺,从乡间成长,一路成长为省委组织部的一块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最繁杂、基层的矛盾也最突出。朱治国常年研究基层党建,深刻认识到全省干部学历上的不足,有为民做事远大抱负的干部很多,有能力做成的人却很少,人才没那么容易得到,乡村振兴的困境重重。于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朱治国从教育入手,研究抓基层干部教育的可行性,深入调研青海各校情况,开展基层干部各项能力、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青海基层干部学历和能力的问题。基层干部的学习,比一般学生更是多了一腔热血,就这样,基层干部班子的能力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效率也高了。细数朱治国做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在工作开展前,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不讲方法瞎干、蛮干,最重要的是先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矛头,再逐一击破困难。工作有没有效果,只能由现实检验,看如今青海省各乡村的振兴,便知当年这根针是怎样将各级政策穿成了线。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理明则心正,行廉则坦荡。朱治国为官多年,识人用人全凭本领。他推荐的干部,不仅看过往、看现实评价,还看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绝不以权谋私。在组织工作多年,朱治国不曾为家人动过“关系”,他和妻子工作两地分居,没想过为妻子调动工作。妻子参加公考后工作调动,哪怕是搬家,朱治国也未曾专门请假。妻子确诊癌症时,朱治国即便是卖房,也未曾向身边人开口借钱。家里有亲戚也是干部,相互见面时,亲人是亲人,工作是工作,公私分明,不该说的,绝不多言一语。多少人曾接过人民手中的权力,又最终与人民背道而驰。可在朱治国心中,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将权力干干净净地交到他手上,他也将权力干干净净地用在为民办事上。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朱治国已经离开,可从人民的怀念中,从他生前桩桩件件为民所做的实事中,我们不由热泪盈眶地发现,这样爱民的一个人,根本不舍得抛下他热爱的人民,他也不曾离去!殷殷爱民心,拳拳赤子心。即使那张地图不会再添新的标记,可青海省那剩下的村庄却还会有无数个“朱治国”继续走下去,践行中国共产党员最靓丽的精神底色。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