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408/2024080691185.html

万骗不离其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8-06

  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字“骗”,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诈骗及时报警,防止受骗。

  近日, 公安南开分局连续接群众报警称,遭遇冒充“公检法”和“招联金融催收贷款还款”等电信网络诈骗。

  2023年12月15日,南开区居民赵奶奶在家中接到一冒充天津网络中心与三亚警方的工作人员电话,称其名下手机散发不良信息涉嫌犯罪,后以帮助其洗脱犯罪嫌疑证实其清白为由,要求其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进行核查,在骗取了赵奶奶银行转账密码后,将其银行账户中30余万元转走。

  2、此类案件作案手法: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拨打电话。

  骗子编造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造成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名下手机号码发布违法广告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等,对受害人进行威逼恐吓。

  骗子先博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诱导受害人前往宾馆酒店等独立空间再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为证明受害人清白将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请居民群众们针对贷款类还款、贷款的短信不要轻信,疑似自己有贷款的请联系官方平台进行核实,捂住自己的钱袋子,请大家予以重视,牢记“不听、不信、不汇款”。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