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408/2024080691143.html

俗话说:“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两门指的是什么?有何道理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8-06

  “风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固定的规律,人在做事情时要顺应这种规律,避开禁忌,才会风调雨顺。

  家宅风水,是普通人接触风水学比较频繁的一部分,一些有关家宅风水的俗语流传至今,譬如:“住房后面搭小屋,五年就有三场哭”,“宁愿屋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等。

  其中有一句是关于家门的——“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那么这个两门是指什么,这句俗语又有何讲究呢?

  据说在很久以前,一户普通人家有两个儿子。从前是农耕社会,两个儿子意味着双倍的劳动力,自然是好的,而两兄弟一起长大感情甚好,家庭也和睦其乐融融。

  两兄弟的父亲认为家宅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不能随意改动否则会破坏家族的气运。怕自己百年之后,兄弟离心会改动家宅,临终前便交代了两兄弟,一家人一定要紧紧在一起,无论如何这座房子也不能开出两扇门,意思是希望他们不要分家自立门户。

  一日,弟弟的家里起来火,哥哥想冲过去救火,却被紧锁的“第二道门”拦在了外面,围墙也翻不过去。

  哥哥只能眼睁睁看着弟弟家被烧毁,更可惜的是,家宅本是一体,弟弟家的火势无法扑灭,顺势烧到了哥哥家。

  从此便有了“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的说法。虽然单凭一个事实不具有太多的说服力,但这句俗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有一定参考性的。

  这块地可能是祖辈积攒下来的,也可以是自己凭努力买的,有了地才能够建房子,所以地才是居住的主导因素。

  毕竟孩子们都长大了,要娶妻生子,其生的孩子又会有下一代,每个人都要有单独的生活,又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那便只能分家。

  古代史农业生产型社会,多人且团结意味着生产力足,生活温饱,而生产力量一下子分散,也就意味着家族开始慢慢瓦解。即使是原先比较富裕的大家族,在经历多次分家以后,如果后辈不能做出新的成绩,这个家族的钱财也会越来越少。

  如果说家族团结就像一块坚无不催的盾牌,那么出现内部矛盾就是这块盾牌开始有了裂缝,从有了裂缝开始,盾牌就不再坚不可摧。

  古代并不像现代社会一样法治程度高,家财充裕可能会引来贼人的“光顾”,尤其是在动荡之年,强盗对富户烧杀抢掠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

  这时候,院子内有两扇门,会形成一种“顾得了头,顾不了腚”的局面,集中力量在前门,强盗就会攻破后门,反之亦然。

  倘若只有一扇门,这个问题便不会存在,强盗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因此只要集中精力来守护一扇门就可以。

  许多人家会开前后两扇门,以此达到“南北通透”的舒适效果。“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虽然在现代人的视角下带有或多或少的迷信色彩,不少的年轻人也已经不爱再沿用传统住宅布局,但这句俗语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那句老生常谈“家和万事兴”,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和谐是决定家庭兴衰的关键。

  可见古代人执着于“门”并不单纯是因为痴迷于风水学的原因,还考虑到了许多现实因素。“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