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licai/202305/2023051966010.html

穷(qiónɡ)乏(fá)仪(yí)上(shànɡ)为什么会上热搜?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5-19

  “男子收到某保健品公司的促销短信,多次退订后仍会收到,陈先生感到深受其扰,于是将保健品公司诉至济南市槐荫区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并赔偿退订短信费0.2元、精神损失费1元及相关必要维权费用。”法院审理认为,该保健品公司侵犯了男子的安宁权,这也是《民法典》实施后的首起安宁权纠纷案件。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保健品的公司。2022年11月,在电商平台“双十一”大促期间,陈先生收到甲公司发送的促销短信一条,没有购买需求的陈先生随即回复了退订信息,产生短信费0.1元。原本以为退订之后,便不会再收到促销短信。不料,后续又收到了甲公司的促销短信,无奈的陈先生第二次退订信息,产生短信费0.1元。谁知两次退订后的三个月内,陈先生又陆续收到了甲公司发送的三条促销信息,让陈先生感到深受其扰。为了避免自己的生活安宁再被打扰,陈先生将甲公司诉至济南市槐荫区法院,请求判令甲公司向其赔礼道歉;赔偿退订短信费0.2元、精神损失费1元及相关必要维权费用。

  经过审理,甲公司意识到自身在营销中出现的侵权行为,并真诚向陈先生赔礼道歉,表明今后一定加强营销管理,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同时愿意赔偿陈先生的损失。陈先生见甲公司态度诚恳,自身诉求得到满足,安宁权得以维护,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甲公司一次性向陈先生赔偿了1500元,该案最终以调解方式顺利结案。

  审理法官表示,案件本身的案情很简单,但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短信营销的情况。《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生活安宁作为隐私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以法典形式予以明确保护。安宁权其实是属于隐私权,其既包括自然人物理空间的安全与安宁,即排除他人对其居住、生活空间侵扰的权利;又包括心理和精神上的不被侵扰,维持心理安宁的权利。日常生活中,比如邻居制造噪音、电话促销、垃圾邮件、网站弹窗等,也都可能侵犯安宁权。如果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权,一定要注意保存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确实受到损害。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