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licai/202302/2023021361096.html

有关氨咖黄敏片终于真相了?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2-13

  陂角村位于那蒙镇东面,是茅岭江畔难得的大面积冲积谷地平原,沙土中富含硒元素,具有近百年的大头菜生产历史。村里七十多岁的苏阿爷深邃的目光望着不远处的头菜生产加工基地向记者缓缓讲述着陂角村头菜的历史。他说,最早的时候,北上的渔民们常常用海盐与村民交换头菜供出海食用,渔民们渐渐发现那蒙镇陂角村富硒沙土中生长的大头菜用海盐腌制后口感爽脆,陂角村美味头菜就成了渔民们争相购买储存在渔船上的重要物资。咸鲜脆爽、能够替代食盐和酱油为渔民们在与风暴搏击后喝上一碗暖肚的头菜送粥的陂角头菜,伴着疍上人家的渔船起起伏伏。在钦州湾的微澜背后,陂角头菜用朴实的家乡味陪伴着钦州儿女在大海的彼方用智慧获取无尽的财富。

  陂角村头菜种植是利用秋收到春耕期间的农田闲置时间,加上陂角村冬季地温适宜的气候环境,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对地力损伤不大,在增收一季大头菜的同时不耽误早造、晚造水稻的种植,上市周期恰逢春节期间农产品价格高位,增收效益明显,是农户可以灵活操作并及时获得正向收益反馈的好项目。目前,陂角村全村头菜种植面积大约400亩,在苏屋坪、东江、大罗坪、王缴角、陂口坪、石歧岭等村已形成规模种植,主要销往钦州本地市场,广东、越南等地,也有部分销往北部湾三市。2021年头菜种植产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进入陂角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产业规划,通过乡村振兴项目投资,成立合作社,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头菜制成品包装,打造“陂角头菜”品牌,并通过多元化网络销售渠道扩展销路。同时,依靠乡村风貌建设提升政策,积极挖掘本地头菜种植历史和人文资源,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022年陂角村大头菜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初步投产形成标准批发箱装头菜品类和小礼盒装特产头菜品类两种,已完成第一批头菜加工6000斤,带动30余户脱贫户增收。通过参加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村晚”展销,首批加工头菜1500斤成功销往南宁。因头菜厂调蓄作用,本地摊商对农民自产头菜收购价较去年提高20%-50%,2022年陂角村大头菜产值超过360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发财菜”。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春节前后,正是辣椒采收好时节,在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椒农忙碌的身影,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朝天椒被源源不断地往外发运。近年来,竹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牵线搭桥作用,积极兴修道路、水利设施,引进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助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

  竹山村是脱贫村,土地广阔且平整,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如何把村里闲置田地利用起来发展适合当地、适应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种植项目一直是该村在寻找的新路子。2022年,竹山村引进广西新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盘活本村闲置土地,组织农户开展朝天椒、茄子等优质瓜果蔬菜的种植、销售。在镇党委政府和广西新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竹山村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千亩绿色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经过前期土地流转、平整、育苗等,辣椒种植基地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始启动,基地规划面积一期300亩,二期700亩,预计总投资达1000万元。

  “我们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流转280亩,完成朝天椒种植约200亩,预估年产量240万斤,带动本村村民年平均务工5000多人次。”竹山村支书陈坚介绍,土地流转减少了土地撂荒,在外的农民朋友可以安心务工,村里也有收入。

  该村脱贫户蓝青和告诉记者,自村里发展辣椒种植产业以来,她家原本荒废的田地进行土地流转,每年可获600多元流转租金,租金逐年递增5-10元。同时,她还在辣椒种植基地务工,家里的经济收入较以往也有了明显增加。

  “在基地务工,平均工资一天80-11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们都很满意!”蓝青和说。

  乡村振兴,产业富农,把产业放到田间地头上来,老百姓不用再出远门,在村里村外就能干活。竹山村将继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真正实现产业兴村富农,让老百姓的日子更有奔头。

  春风吹柳绿,春雨催新芽。在那蒙镇湴山村苗木种植产业示范区,迎着春雨的浸润,黄东滨正在自己的种植基地里指挥工人把客商预定苗木装入一个个培植器,准备销往外地,新年第一个“开门红”让他喜笑颜开。

  据湴山村支书何华海介绍,那蒙镇湴山村苗木种植产业历史悠久,在20世纪60年代就以公社名义发展传统育苗产业,90年代扩大育苗、种植规模,湴山村委下辖定吉村,五福坪村、外那塘村等都有种植苗木的传统,全村从事育苗行业的超2000人,种植苗木100万株以上的农户约14户,示范区内苗木品种主要有芒果(桂七、台农、金煌芒等)、柑桔、沃柑、香水柠檬等,销往广西区内城市及广东、云南等省份。

  湴山村紧紧围绕“特色苗木”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释放产业红利。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发展模式,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育苗技术传授给支部党员、协会成员及周边农户,培养更多的苗木种植、培育技术人才,涌现出了一批先进致富带头人。目前已形成了特色苗木繁育、生产和销售链,苗木产业成为该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据统计,2022年示范区种植面积约5000亩,年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此外,湴山村在上级部门指导和帮扶下,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村级集体经济苗木基地31亩,种植果苗和绿化苗20万株,建设养殖场、鱼塘和特色果园,不仅增加了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们充分发挥那蒙特色苗木产业示范区标杆引领作用,周边几个村有劳动力的家庭90%都参与了苗木培育和销售,湴山村连续3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并打造了1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的‘美丽村屯’示范点。”那蒙镇党委书记龚燕介绍。

  下一步示范区将探索通过电商平台将销售服务延伸到村民,促进线上与线下融合,采取“合作社+电商”模式,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新兴产业。鼓励引导群众发展产业谋路子,流转土地收租金,借助平台卖果苗,真正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上鼓足“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