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kuaixun/202302/2023020260509.html

坐立不安(吴学俊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2-02

  华夏经纬网援引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民进党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原职为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月薪上看50万元(新台币,下同)。消息曝光后,这起终身职的科研职务便引起各方关注,外界也十分好奇其高薪价值何在。而梳理历史资料,仅在2016年度台立法机构回复“中研院”预算评估报告中有相关数据记录,且预算高达19000多万元,五年增加3700多万元,但此后再查无相关公开纪录。

  根据台立法机构网站显示,在2015年10月公开的台“中研院”《2016年度单位预算评估报告》,第四项要点叙明:“特聘研究员支领学术研究奖助费逐年成长,惟无‘法源’依据,属非‘法定’给付项目,且相关信息未臻透明,人才延揽成效难以评估。”

  2016年度报告也呈现2012年度到2016年度的特聘研究员决算,并说明:“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除支领本俸、专业加给外,尚领有学术研究奖助费,2016年度预算案人事费科目编列学术研究奖助费为196332000元”,比起2012年度的研究奖助决算158907000元,增加37425000元。

  2016年度报告并提到,逾七成特聘研究员支领研究奖助费接近或超过月俸总额,然仅以公务人员专业加给表备注为发放依据,诚有欠妥;奖助费非薪俸,应视服务情形调整,俾具激励效果;相关信息未臻透明,研究奖助费对于人才延揽产生成效难以评估。

  而在2016年12月台立法机构发布的台“中研院”《2017年度单位预算评估报告》当中,又再度提到对于特聘研究员的检讨,其中说明为:“特聘研究员约七成五聘自岛内研究机构及大学,延揽海外人才诱因有待强化,另其聘期允宜于‘法令’中明定,以避免争议。”

  透过连续两年台立法机构对该“中研院”的评估报告,可以看出当时民意代表普遍对特聘研究员制度有所质疑,认为需要检讨的地方不少。不过在之后的年度业务报告中,都没有再看到对特聘研究员经费等相关纪录、讨论。

  为此,台湾“中研院”回应称,并无单独就各级别研究人员独立编列预算,而系通盘考量用人需求及往年执行情形后,统一编列整体人事费。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