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keji/202308/2023081971254.html

苏Style文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国学热带动研学游“出圈”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8-19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7月5日-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江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深入百姓生活,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博物馆门票秒光、历史文化街区成客流顶流……一个个火爆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热出圈。即日起,现代快报推出“苏Style”文化出圈系列报道。

  带娃出游,是不少家长在这个夏天早早定下的KPI,而能边学边玩的研学游更是备受家长喜爱。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7月“研学游”搜索热度上涨203%。

  江苏的研学游有多火?站在南京夫子庙“天下文枢”的牌坊下,不出几分钟,你定能与一个研学游团队不期而遇。想参加扬州文汇阁《四库全书》主题的研学游,你得早早预约。江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滋养研学游的不竭源泉。江苏研学游正火爆“出圈”,成为江苏文旅消费新亮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来自建康的微笑,有没有人告诉老师,这个建康是指什么?”近日,一场以“画扇摇清风,吃瓜迎立秋”为主题研学活动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开,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逛起了博物馆,老师在六朝陶俑前介绍起了当时的服饰、发型、礼仪等传统文化。

  逛完展览,孩子们开始把陶俑画在扇面上,并且结合立秋的节气习俗,在一旁画上西瓜,请“小六”吃瓜。“这个陶俑头上的叫作巾帼,刚才老师有介绍,女子有时候出门比较匆忙,没有时间梳比较复杂的发型,就戴上巾帼,也就相当于帽子。”参加活动的孩子一边为陶俑涂色,一边向记者介绍。

  “六朝博物馆从今年1月至7月20日,共组织社教活动156场,超过1.6万人次参与。”在亮眼的成绩单下,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也有了更多思考,“接下来我们希望更多地把文化和科技板块融入起来,让来参加研学的小朋友可以以古鉴今,看看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启发。”

  今年4月复建完工并正式开放的文汇阁,也在这个暑假迎来了研学游高峰。“每周至少有三场,场场爆满,想来参加一定要提前预约。”扬州国旅文汇阁管理部经理邵媛说。

  文汇阁的研学游以“古诗里的扬州”为主题,孩子们可以现场更换古代学子服,学习读书礼仪、古诗释义,在四库书房抄写古诗卷轴,下笔如有神,在清代藏书楼前朗诵表演,沉浸感满满。

  研学的重点在于“学”,能学到什么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正是滋养江苏研学游的不竭源泉。

  作为明清时期中国两大科举考场所在地之一,科举文化在南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便紧扣科举文化,推出研学活动,带你体验金榜题名的全过程。

  “你知道古代考生的报名表、录取通知书叫什么?长什么样?”研学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拿出一份“亲供单”,也就是报名表,指导孩子们填写起来,这可以算是金榜题名的第一步。

  “‘金榜题名’研学课程所采用的教具都是和文物息息相关的,带领孩子了解古代的考生从最初的考试到最终金榜题名的历程,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代学子艰辛的考试过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管陈红介绍,博物馆开发的课程囊括了20多个主题,包括人文历史、现代科技等等,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研学项目年均接待人次达6.6万,成为文博消费新亮点。

  近日,位于常州天宁区郑陆镇的寺墩遗址,也迎来了由18组家庭组成的暑期研学团队。寺墩遗址被奉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之一,曾出土大量玉琮、玉璧,目前正在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

  研学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文物的保护、修复、整理过程,库房内的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类修复过后的文物。孩子们可以拿起洛阳铲、刮刀、小毛刷变身“考古学家”,近距离体验考古乐趣,实在是很有吸引力。

  此外,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人气超高的网红博物馆也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研学活动,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报名参与,丰富的文博资源为江苏研学游注入动能。

  来自哈尔滨的游客王超到南京的第一站,便直奔夫子庙而来,陪10岁的孩子报名参加了一场研学游。在夫子庙研学中心的尊经书院研学基地,她的孩子换上汉服,了解尊经书院的前世今生,编写小山长介绍词,同时还体验了一回古籍是如何修复的。

  王超表示:“孩子第一次到南京这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来,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对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很有帮助。”最近,像王超这样奔着研学来的家长有很多,如果时间够充足,还有三天两晚的头号小状元剧本体验营、三天两晚的奇幻非遗国学夏令营,以及五天四晚的金陵文脉夏令营。

  夫子庙研学中心今年6月刚刚正式成立,最大化地发挥各景区和博物馆的社教功能,对六大板块的资源进行串联,给游客们提供更具文化品质和体验感的景区深度游。夫子庙研学中心主任刘委介绍,“我们不仅可以提供研学住宿,还可以提供特色美食、活动体验、文博课堂等研学服务,充分满足了文旅4.0时代游客们的旅居需求,让研学团体游有所获。”

  这个暑假,不仅有一站式搞定吃玩住学的研学基地在江苏落成,还有政府搭台,助力苏式研学组团“出圈”。

  7月18日,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网信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物局、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妇女联合会等七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江苏省第二季“博物知旅”暑期系列活动正式发布,活动期间,省市联动共推出“博·览、博·学、博·雅、博·韵”四大系列活动共1200余项,带领孩子们从博物馆这座无边界的大课堂,踏上求知的旅程,体验江苏人文历史的无穷魅力。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