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二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ershouxinxi/202402/2024021381740.html

极目时评∣生僻字出圈冷字也能找到热接口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2-13

  “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主标识一经发布,“龘”就成了生僻字的顶流。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事业燚燚……”一长串龙年春节拜年祝福语,让这几个生僻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好奇。据了解,“龘(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朤(lǎng)”古同“朗”,本意为明亮;“䲜(yè)”指鱼多的样子;“燚(yì)”,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大概理解了这串祝福的内涵了,像龙一样腾飞,前程很明朗,生活年年有余,事业红红火火。

  由此可见,生僻字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可谓找到了流量密码,既体现了自身价值,又表达了春节祝福。过去,很多生僻字因难写难认,出镜率低,存在感弱。但再用得少不代表没有用,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者特殊时间点,从浩瀚的文库中被打捞,从尘封的字典中被擦亮,一样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生僻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龙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被当下的网友以表情包或者网络表情符号生动演绎,复杂而有趣、古老而新颖,人们注视着这些生僻字,看其中的一笔一画,无形之中也让生僻字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被放大。冷字被“捂热”,闪耀的是古人的造字智慧,更打开了人们对古老文化查询和探索的空间。

  生僻字和常用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不少生僻字重新走入大众视野,以生动活用展现出时代魅力。有的呈现的意思或许和原意相去甚远,但网络文化的助力,让一部分生僻字重新绽放光芒,成为表达交流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方面不能丢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另一方面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接口,才能让冷字熠熠生辉。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