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二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ershouxinxi/202301/2023011459332.html

当拜金女遇上钻石男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1-14

  根据新抖数据显示,张柏芝在10月13日共开播4场,累计总销售额破亿,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达7165.8万,稳居抖音带货榜第一名。凭借这次直播,张柏芝涨粉260.03万,累计粉丝数将近2500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10月20日,汪峰已经进行了8次直播,近30日的直播销售额达到2500万,在8月29日的直播当中还曾登上带货榜第一名。

  相对比张柏芝,今年618期间,黄圣依和杨子的直播带货更是硬核,直接将直播间搬到户外,并换上了戏服重现《天仙配》,甚至为了带货一款牛奶,两人还将牛请到了直播间。

  在卖力的表演下,在618当天,黄圣依直播间带货GMV达到1.28亿,12小时蝉联抖音带货榜第一名。

  而张柏芝、汪峰等艺人直播的好数据,同样吸引了向太陈岚以及脱口秀演员李诞也开始进入直播赛道,拿着相似的“剧本”,将身份转化为主播。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星纷纷下场直播带货的这一场逐利的模式下,成功站上头部主播的并不少,但与向太一样受到反噬的艺人也同样存在。

  明星直播经过了混沌初开、扎堆入局的1.0时代,动辄翻车、明星效应失灵的2.0时代,如今的明星直播看似又来到了新的阶段——更专业、更理性。

  在明星和网红的圈层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戏可拍的明星开始下场带货,火极一时的网红跻身去拍戏。

  事实上,过去明星带货并不让人感觉奇怪,因为下场直播卖货更多是以过气明星为主,但随着带货画风逐渐走偏,谁看了都想问一句“有毛病吧”。

  原因很简单,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明星主播在直播间里像被夺了舍,或者被输入了什么程序,只会机械一遍又一遍的摇晃、唱跳、说rap,完了之后再喊上一句“9块9上车”、“19块9上车”。

  除了看完会降智之外,直播间里卖的东西,不仅产品外表看不清,品牌也从来没见过,就连功效也没有太多详细的介绍。

  在定价阶段,男主角姜潮气急败坏拍了一巴掌产品盒子,非要把价格改成299,旁边助理一听不得了,慌得五官恨不能飞出来一起拦着他。

  女主角站在一旁两眼无光疯狂鼓掌,眼看气氛僵持不下,姜潮放狠话“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助理还在继续演焦眉烂眼,工作人员已经321上链接。

  无独有偶,《霸道总裁就是我》的剧情也同样在“黄圣依直播间”上演,杨子每一场都演得超认真,动作戏、眼神戏、内心戏一样不落。

  不过,这也并不难理解,对于过气演员而言,所有高不可攀的人设在“卖货场”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如今直播间才是他们的片场。

  与其他花里胡哨的明星直播间相比,柴碧云的直播间没有扯着嗓子的报价,没有吵吵嚷嚷的助播团,也没有极低的价格来制造噱头,而是一个人有条不紊地对产品进行细致的介绍,并亲自上身试穿、试用,分享真实的使用体验。

  换个角度看,“明星”的头衔只是决定了明星个体在网络的“知名度”仅此而已,而真正能够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的,更多的是取决于主播的真诚度。

  也可以说,带货才是对明星业务能力的终极考验,这里没有导演,没有彩排,全都是一镜到底,还要考核你的业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演员被其他副业分散精力,演员的表演不可避免流于表面,沉浸角色的时间成本会增加。

  直白一点来说,这也在考验对拍戏与直播带货之间的拿捏,毕竟演员依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度,一旦直播带货开始主导生活,很难不会影响演员这个身份。

  2022年播出的电视剧集来看,无论是85后的中生代、90后的青年一代、还是95后的、00后的演员,作品较多的几乎都没有直播带货的履历。

  而看到黄磊的电视剧满脑子都是《向往的生活》、提到贾乃亮就是“321上链接”、看到黄祖蓝就能想起“9块9上车”......

  根据媒体报道的一份淘系明星主播坑位费报价表,3到5分钟的商品介绍,6500万元的坑位费赫然在列,并且佣金高达20%。

  此外,在足够的人气烘托下,一个月的时间内,24小时带货的罗永浩直播间销售额4.1亿,而贾乃亮带货6次,销售额便达到4.12亿。

  在10月带货达人榜单上可以看到,贾乃亮带货5次,张柏芝带货11次,销售额均在1-2.5亿之间;黄圣依7天内直播4次,销售额在2500万-5000万之间...

  人们对明星推荐的产品趋之若鹜,是源于大家对他们的天然信赖,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产品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的明星主播的卖货专业度几乎为0,直播现场准备不足,对产品一知半解。产品介绍、功效等等全靠助播,明星的出境更像是人型立牌。

  虽然有不少明星靠直播带货赚得盆满钵满,但从明星转变为带货主播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直播质量达不到预期,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观众们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公布的一则直播纠纷中,有老板支付20万元坑位费邀请粉丝数高达600多万的明星带货,实际成交仅4千元。

  而明星直播带货的变化仍然十分明显,好比如带货品类开始从最不接地气的家具、酒类转变成观众接受度比较高的商品,像化妆品、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分类是很细的。

  无论是在场地布置上还是直播流程口号,都和一些头部主播的风格非常接近,乍一看还想不到是个演员在带货,以为就是一个职业的主播在带货,而且他的话术也非常接地气,非常知道进来的消费者想听什么、说什么能吸引他们。

  实际上这也意味着,电商直播是一门长久的生意,成功不在于主播的一人之力,选品、运营、供应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是对于头部明星主播的变化而言的。如果是销量平平的边缘明星主播,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可言。

  因为对于品牌方来说,大部分明星对产品认知不到位,品牌与明星之间的合作不能实现百分百的需求供应,明星对产品的功效一知半解,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不完整或有偏差。

  这也就导致跟明星合作的代价很大,明星的各方面条件品牌方必须遵守,报价也会偏高。更关键的是,品牌方还需要承担因为未知的失误带来的损失。

  综合来看,头部明星主播不断优化升级,而反响平平的边缘明星主播,如果想要在“卖货场”拥有一席之地,则需要更加卖力的提升对产品的认知,以期获得品牌方的青睐。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