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toutiao/202306/2023063068286.html

变形计第七季第二期是传言还是实锤?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6-30

  54岁的张姐,这半年觉得浑身不舒服,腰酸背痛,夜里翻来覆去,频繁的小腿抽筋,白天疲劳,有时候喘气都觉得肋骨疼。张姐的爱人也很不理解,怎么以前精神抖擞的一个人,半年过得咋这么颓废?

  在医院做了胸部+腹部CT,又做了胃镜和血管彩超,都说没啥大毛病,这下张姐更郁闷了。抱着最后的希望,她来到骨伤科门诊,听完病情介绍,医生问:“您月经还正常吗?这两年体检有查过骨密度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张姐的骨密度提示:骨质疏松,腰椎T值-3.2,股骨颈T值-2.7。这下找到病因了,医生又给她安排了进一步的骨代谢指标评估,确诊为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给予了抑制破骨细胞药物口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大多数患者没有特别的症状,有些患者是在发生骨折就诊时才检查得知。少部分患者会有疼痛、乏力、身高缩短等症状。不过,如果得了骨质疏松症也别太紧张,中华医学会指南指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筛查诊断、预防骨折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1.65岁以上的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至少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作为基线,在专科医生处就诊后根据结果决定治疗与否,后期根据情况安排复查;

  2.绝经后至65岁之间的女性、50岁至70岁之间的男性,有一个以上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症状,都需要做骨密度检查。这些症状包括:在活动、弯腰、负重之后,出现腰背疼痛不适,休息后缓解的;身高比年轻的时候降低了3厘米以上,或出现了驼背、活动能力的下降,比如说觉得腿没有劲,爬楼上不去等情况;

  4.不到上述年龄,但患有容易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消化吸收的疾病、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或服用易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药物。

  1.超声骨密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手段,操作简单,没有辐射。只需要对脚后跟或者手指、腕骨等进行测量,就能够得到初步的指标。但是,超声骨密度检查只是骨质疏松的一种筛查方式,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也不能作为用药前后的对比参考。

  2.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也叫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用低剂量的X射线通过不同组织后的能量差异来反映不同体成分的量(密度),不光是诊断骨质疏松需要的,也是反映身体脂肪和瘦组织(如肌肉量)的金标准。特别提醒:骨密度是需要检查腰部和髋部两个部位,如果仅检查了其中一个部位,可能漏诊骨质疏松。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