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506/20250626108962.html

山西经济资讯频道这条消息可靠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6-26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庐江县通过“板凳会”群事群议机制,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切实解决民生难题,为安置小区居民配建“小菜园”,用一方方绿意盎然的土地,托举易地搬迁群众幸福生活。

  清晨,太阳还没升起,移湖街道永桥村的杨明生便扛着锄头,前往小区西北角的连片菜地。“你看这茄子长得多好!”杨明生看着地里的菜,满脸笑容。

  这片小菜园虽不大,却承载着村民们的深厚情感。几年前,因引江济淮工程建设需要,杨明生和众多村民一起迁至安置小区永桥家园,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买菜远、种菜难成了新烦恼。“去集镇上买菜来回好几里路,很不方便。”杨明生说。

  对于这些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村民来说,买菜路远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难以割舍对土地的牵挂。杨明生直言:“我们农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就想种地。”

  众多安置居民的心声,村干部记在心头、落实到行动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板凳会”上,移湖街道永桥村“两委”与大伙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在永桥家园附近流转约12亩土地,建成便民小菜园,让群众闻得到泥土清香,种出自己爱吃的蔬菜。

  “高兴!怎么不高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没事就喜欢到这个小菜园来转转。”同住在安置小区永桥家园的叶明法高兴地说道。

  “群众说出的心声,就是我们要解的题。”移湖街道永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龙表示,“永桥村打造这个小菜园,既是帮乡亲们续上土地情,也是让他们在新家园有归属感,离乡不离土,新家和老家一个味。”

  同样的幸福田园生活场景在庐江县金牛镇湖稍村林城家园安置房小区上演。夏至时节的小菜园一片生机勃勃,生菜、茄子、玉米等果蔬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在小菜园里,忙着锄草、摘菜。这片绿意盎然的小菜园,也是“板凳会”上议出来的成果。

  “不会骑车,只能走着去老菜地。一来一回都要耽误不少时间。”湖稍村村民束扣英刚搬到新小区的时候,经常要前往离家几里路的老菜地去种菜。

  当地村“两委”在得知搬迁群众的诉求后,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板凳会”上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并落实到实处。“最终在小区周边通过土地流转了约15亩土地,让210户群众有了自己的小菜园,我们还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进行管护,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庐江县金牛镇湖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锋林说。

  一方小菜园,温暖百姓心。让干惯了农活、闲不住的搬迁群众拥有“小菜园”,不但种菜吃菜方便,还留住了他们对土地难以割舍的乡愁,种出了和土地紧紧相依的“幸福生活”。

  “现在出门就能摘到新鲜菜,日子舒心多了。我们有什么难题,村里党员干部只要听说了,就帮我们解决得好好的,都不用我们跑路。”提起如今的小菜园,束扣英是赞不绝口。

  群众有需求、组织有回应、党员有行动。学习教育中,庐江县坚持把改作风、解民忧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第一标准,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目前我县在10个镇(街道、园区),选取现实有条件、群众有需求的13个村(社区)的安置小区,配建‘便民小菜园’140多亩,惠及易地搬迁群众1300多户,真正让学习教育的成果让群众可感可及。”庐江县委组织部组织综合科科长熊芬表示。(张世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