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501/20250129100989.html

培育湾区经济新优势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1-2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湾区经济是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发达的港口物流运输为依托,整合周边城市优势异质资源而形成的滨海型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协同性、外溢性等显着特征,其快速发展对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湾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迈入全球湾区第一梯队,GDP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超14万亿元,远超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设全面推进,鹏城、广州实验室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措施落地实施,医师、教师、导游等领域职业资格互认。广西北部湾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加快建设,建成后货物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有成效,也有挑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供应链调整变化等对湾区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湾区与腹地发展联动不足,跨区域产业协作不够。制度差异使要素流动还有障碍,跨区域治理仍有难度等。下一步,应在发展优势、发展空间、规则机制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湾区经济发展新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可通过规划和政策协同,将深圳的创新优势、广州的制造业优势、香港的金融和会计专业服务优势、澳门的营商环境优势等结合起来,跨区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各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明确三地科技创新规则对接与合作方向,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