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408/2024082692287.html

用绵竹“所能”补甘洛“所需”高原牧草延链开拓省外市场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8-26

  天高云阔,白鹭翩跹,连片桑葚已成熟。8月20日,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罗群村的桑旅融合产业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桑旅融合产业园是罗群村依托辖区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在多方帮助下打造的农旅融合项目。但随着产业不断壮大,园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跟不上发展步伐。罗群村党支部书记黄福蓉说:“以往节假日,日均游客就1000人左右。随着绵竹对口帮扶资金的投入,园区内新建和改造了道路,安装了彩灯。基础设施的改善,吸引了更多游客到罗群村游玩。现在,日均游客增长一半。”

  2023年6月,德阳绵竹市开启第四轮对口帮扶甘洛县工作,助力甘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年来,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坚持绿色理念,结合甘洛县农业环境、帮扶政策、宣传渠道等优势,投入帮扶资金,在多个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甘洛百姓走上致富路。

  罗群村村民赵安秀有个心病,她和丈夫在外务工,无法照料孩子。随着绵竹对口帮扶甘洛资金的投入,这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赵安秀说:“家门口的桑旅融合产业园越做越大,现在我返乡在产业园帮忙采摘桑葚,我老公也留下来修路。仅务工收入,一年就有3万元,顾家、增收两不误。”

  像赵安秀一样返乡务工的甘洛人不是少数。“不用出省打工,孩子们也不再留守。去年,我家种了10余亩‘皇帝草’,加上秸秆加工,全家有5万多元收入。”

  以绵竹“所能”补甘洛“所需”。两地对口协作以来,绵竹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结合甘洛的实际需求,2023年引进绵竹本地企业,在斯觉镇大力培育高蛋白牧草——皇帝草,并进行秸秆回收,就地加工成黄储饲料销售到甘肃、内蒙古等地。

  今年,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持续深耕甘洛特色产业,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帮助斯觉镇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除秸秆综合利用外,绵竹帮助甘洛加快其他产业项目布局。“今年以来,我们共投入991万元帮扶资金,实施14个帮扶项目。其中,桑旅融合、特色苹果、金荞麦、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带动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预计帮助村民增加收入90余万元。”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绵竹通过多样化帮扶策略,努力实现结对帮扶点线面覆盖,不仅“输血”解困,更“造血”强基,帮助甘洛县构建起一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记者 陈丽霏)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