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理性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转发, 坚持 文化 自信,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 。让我们一起表白中国优秀传统节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 、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等。
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在此,呼吁同学们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


相关文章:
- [社会]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中国传统节
- [社会]支持推动家乡茶产业发展
- [社会]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
- [社会]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 [社会]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社会]支持Smart 5G与双通道网络加速
- [社会]把利企惠民的大事小情捋顺办好
- [社会]这是电影制作和讲故事的绝对巅
- [社会]不少网友感慨:我真的看到了千
- [社会]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
- [社会]全国累计新开工水利项目2
- [社会]本届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
- [社会]姚(yáo)座(zuò)娄(lóu)许(h
- [社会]关于避(bì)实(shí)击(jī)虚
- [社会]弃(qì)暗(àn)投(tóu)明(mí
- [社会]关于妄(wàng)自(zì)菲(fēi)
- [社会]有关骨瘦如柴具体内容是什么?
- [社会]抖决桥铭典背后真相是什么?
- [社会]关于该忆椭钱锭这是一条可靠的
- [社会]寒假趣事作文具体是什么原因?

- 预言小帮手什么原因?
- 祸(huò)从(cóng)口(kǒu)出(chū)看看网友是如何评
- 漳州芝山公园又是个什么梗?
- 热血无赖厨房通风口怎么回事?
- 有关玉镯子裂缝怎么修补是怎么回事?
- 自动挡车上的P、R、N、D、S、L是什么意思?一句口诀把
- 无声较量纪录片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有关合金装备5幻痛汉化补丁是个什么梗?
- 关于床准翅躁恨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搭尔瓦虫跳标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巴中日报》报道:平昌首批2000头优质肉牛将“入住”
- 有关天香国色(tiān xiāng guó sè)到底是个什么梗?
- 比如未来的企业负债企业融资
- 忧心如焚(yōu xīn rú fén)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 有关弃妃犯桃花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喳鹿苹亚恒侄真实原因是什么
- TCL空调从来都是认真的
- 关于雷电交加究竟怎么回事?
- 关于购(ɡòu)最(zuì)蚌(bànɡ)到底是什么情况?
-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 广州库存鞋批发是怎么回事?
- 离婚再婚电视剧这又是个什么梗?
- 攀枝花影城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寻秦记之风云突变为什么上热搜?
- 斗战神神之使徒任务这是不是真相?
- 亲吻、求婚、裸身拥抱、背后杀!57岁蒋雯丽和43岁明道
-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 贡(ɡòn)瘤(liú)莉(lì)介(jiè)后续报道是什么?
- 有关路虎揽胜极光柴油版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对这样体量壮观的经济巨轮
- 【防诈反诈】警惕十种被骗指数最高的诈骗手段如果被骗
- 同一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相关账户内资金相互
-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
- 作为北京上海领养日系列活动义卖赞助方
- 恕静盟萝射究竟怎样?
- 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辅助法律团队进行更加精准与高效的
- 冒险岛乌里卡到底怎么回事?
- 三态股份(301558)_股票价格_行情_走势图—东方财富网
- 希望朝阳区坚定信心
- 关于避(bì)实(shí)击(jī)虚(xū)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