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303/2023030862423.html

倾听的近义词是这样理解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3-08

  政府补贴被各种手段骗取、套利的行为一直存在,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打击这种套利行为,但是一些人依然心存侥幸,最后遭遇法律惩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骗补的事情经常发生,专利补贴套利行为成为去年打击的重点区域,人才类的补贴套利案例较少。

  但最近发生了几起人才类骗补案例。一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骗补,有5人被抓;二是杭州骗取人才补贴案涉案47人判决完毕。

  今年5月初,广州番禺警方在辖区内抓获一骗取“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的涉案团伙。该团伙注册几十家公司,并以这些公司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短期社保,递交虚假资料申领补贴。

  我们知道“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的政策本身并无套利的机会,下面根据条件计算一下正常申报的“获利情况”。

  申领条件:四年内新成立的企业,与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合同,连续缴纳三个月以上社保。根据这个条件每个员工必须缴纳三个月社保,假如最低社保1500元/月,每个人的成本就是4500元。

  补贴标准: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给予补贴;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给予3000元补贴,最高3万元。所以拿满补贴需要员工11人,共计需要成本49500元。

  49500>

  30000,所以根本不存在套利机会,要实现套利骗补就必须做假资料、假社保记录,经查,该团伙合同骗取财政补贴近140万元。

  按照警方通报,陈某(男,35岁)、毛某(男,31岁)等5名嫌疑人被抓,案件还未审理办结,最终如何判还需等待,但这5人坐牢的结果是注定了。

  2019年杭州市为吸引人才安家落户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来杭州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

  这里面除了中介组织骗补,还有一个故事:中介的操作被韩某掌握,他在成功骗领补贴1万元后,又学中介做法,介绍其他9名人员以相同方式骗领补贴9万元,并收取好处费。

  该案件已经审理办结。这是一起典型的骗补案件,当然主要的案犯是组织者,中介人员邱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韩某参与介绍9名同学骗补,并收取好处费,与中介邱某性质相同,法院判处韩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二个月。

  其他参与者,马某等46人犯罪情节轻微,且有自首、坦白、退赃等从宽情节,均表示认罪认罚,根据从宽处理原则,检察机关对马某等46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予以训诫。

  本次骗补案件,最终以中介机构邱某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韩某判缓刑一年二个月,其余46人免于处罚结案。

  政策被套利,说明政策有漏洞,相关部门发现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的申领手续相对粗疏,核发流程尽管快捷方便,但容易造成国家人才补贴款流失。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存在监管漏洞,这就是服务与监管的矛盾,2021年10月,有关职能部门调整了补贴政策,从源头上防范骗补风险。

  政府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法治宣传,减少骗补行为,并开展政府补贴专项巡查行动,打击惩处犯罪。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