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303/2023030862422.html

关于钳子先生的魔法龙虾盒又是什么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3-08

  面对“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轻轻松松、动动手指,不用工作就能赚钱”如此诱惑,很多大学生、年轻人、在家带娃的宝妈等都成为此“刷单”类案件的高危群体。由于骗子的步步设套,引诱入局,在湖北襄阳有人甚至仅仅3天时间就被骗走了9万元。

  南宁的蒙女士在某网站上投了一份兼职简历,很快就有陌生人邀请她从事“刷单”兼职。对方告诉他,“刷单”就是网上兼职,在家操作就可以,最高一单会有20到30元收入。

  随后,对方又让蒙女士添加了派单员的QQ号。派单员立即给了她一个二维码,说只要刷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刷单”了,谁知道蒙女士扫完码后,立即就损失了900元钱。

  之后,对方告诉蒙女士,说流程搞错了,并让她登记退款。按照对方的要求,蒙女士做了退款登记。这时,对方又出示了一个二维码,蒙女士继续去扫,结果银行卡里的2.7万元立即被划走,为了能退回钱,着急的蒙女士又按照对方的要求,接连扫了几个平台的二维码,钱没退成,储蓄卡、信用卡前后共被刷走了6万多元。

  如果说,这样一开始就倒刷钱的骗局还比较容易识破,那么下面这种骗术则更为高超。诈骗团伙一步一步骗取参与者信任,最后使人血本无归。

  南宁的黄女士下载了一款刷单App,对具体的网店进行“刷单”操作,每次需要自己先垫付订单的钱,完成一次“刷单”任务,就能返还本金,并能挣到订单额5%的佣金。

  在刷了3单并成功赚取了佣金后,刷单的客服告诉黄女士,由于她信用良好,可以开始进行福利单任务,每一单的佣金提高到8%到10%。黄女士为了拿回福利单的本金及佣金,一步步陷入了圈套,先后投入了8万多元,直到客服失联,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诈骗手段,我们不难发现刷单通常的手段都是利用预先垫资、事后结算的方式欺骗垫资款。

  为了获取信任,一些诈骗团伙甚至还会在入职前发红包,进行电脑界面视频培训等等。为了扩大宣传,在刷单前有些刷单者会被要求转发广告在朋友圈或者群里。一些时候,骗子们还会催促刷单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人无暇顾及其是否合法,自己到底是不是被骗了。

  商家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和销量选择刷单,一方面被刷单者欺骗,另一方面,选择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无论是刷单者,还是选择刷单的商家,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当我们在电商平台上购物搜索商品时,不难发现都会有一个“按销量”的搜索按钮。在大部分电商平台中,商品销量越大、好评越多的就会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专家认为导致电商平台刷单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电商平台的排名机制,以及大多数消费者习惯的购买参考,不少商家都通过刷量这条途径,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访问量。

  专家指出,刷单行为是一种虚假广告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

  广大电商应当认识到刷单行为是一种非法的商业营销行为,一经发现,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另外还要被列入诚信黑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德良在电话采访中指出:“作为一种非法的商业模式和营销行为,本身就想利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作为自己工作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此即使作为受害人也很难获得社会公众的谅解。”

  刷单行为本就是非法行为,在此还要劝告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此外,除了“刷单”,还有一些打着“在线填单”旗号的骗子,也同样是基于电商行业实施网络诈骗。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贪图小钱,如果想要兼职赚钱,最好去正规的企业应聘或者寻找有保障的兼职渠道。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