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食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meishizixun/202501/20250117100297.html

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cháng)是这样理解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1-17

  【事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付出,能帮助患者摆脱病魔。”来自甘肃省张掖市的95后青年付晓在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為中华骨髓库第19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后,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到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体内。付晓的善举如同种下一颗“生命种子”,為这名血液病患者带去了治愈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病、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更是治愈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手段。以白血病為例,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新的白细胞可以在患者体内增殖,替代异常的白细胞,恢復正常的血液功能和免疫功能。如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许多三甲医院都具备实施移植的条件。

  造血干细胞需要配型成功才能移植。临床中,很多患者依靠自己的亲属来移植造血干细胞,但仍然有患者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向中华骨髓库提出配型需求。由於配型成功率很低,很多患者隻能等待。隻有更多志愿捐献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才能更高。

  传递爱心,挽救生命。自中华骨髓库啟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无偿捐献人数逐年攀升。广大志愿者无私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给许多素不相识的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目前,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库容近349万人份,是亚洲最大骨髓库。与此同时,我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国家级管理中心、31家省级管理中心、1家样品库、两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目前,中华骨髓库的工作网络遍布各地,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及时送达,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有人说,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追求,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种基於人人相互扶持、相互救助理念的社会公益活动。其广泛而持续的开展,既依靠群眾的自发力量,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的有效运作、积极倡导,离不开各种规则制度的不断完善。比如,自2002年至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携手市红十字会举办24次校园集中採血入库活动,8290名天津医科大学师生的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61名志愿者成功挽救多地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样的事例鼓励着更多人加入行善的事业。随着一系列保障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务实举措落地生效,我国罕见病患者用药、治疗环境正得到持续改善。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勇敢之举、大爱之举,值得点赞。面向未来,随着捐献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宣传科普力度持续加大,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队伍,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受益於此,重获健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