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食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meishizixun/202402/2024021281663.html

有关邀(yāo)驾(jià)胆(dǎn)发生了什么?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2-12

  而在齐白石之后,作为其入室弟子,许麟庐在继承白石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也创作了不少水墨写意画珍品,在我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比起办个展,许麟庐更愿意将其作品“宝之于密室”,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位“大隐”。

  当时,他留下遗嘱,要把21亿遗产全部留给与自己恩爱一生的妻子,但他的子女为争得他的遗产,竟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告上了法庭。

  不幸的是,在许麟庐4岁那年,山东蓬莱爆发了瘟疫,不少人都没能躲过这场天灾人祸。好在许麟庐一家人到底及时避开了这场劫难,逃荒到了天津大沽口,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许麟庐的童年似乎注定要在“迁徙”中度过。他6、7岁的时候,父亲又决定继续搬家,一家人到了天津卫闯荡,落户在了河东大口。

  许麟庐通往绘画的路上,邂逅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他的亲姐姐。当时他已经上了小学,姐姐时常一边监督他练字,一边坐在炕上绣着花样子。许麟庐练完字就会学着姐姐的绣花样子,画着,描着,渐渐地有了一些感悟,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许麟庐开始向父母讨要几毛钱,去买了一本画本,每天高高兴兴地描呀画呀,后来他长大了些,上了中学,就经常独自步行到镇上的书店,钻进书店里去看画。

  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齐白石的画作,晚年的他接受采访时提起这段经历,总是说那张画对他的刺激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可以说,他把自己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了许麟庐的身上。但遗憾的是,许麟庐一不是做生意的料子,怎么也学不会扒拉算盘珠子,二他的兴趣也不在这,比起做生意,他更爱买画、绘画。

  最终,这场父与子的较量还是以许麟庐的胜出作为告终。1945年,在已经结识齐白石的弟子、他未来的师兄李苦禅并与其在艺术上有了更多交流之后,许麟庐说服父母和妻子,举家搬到了北京。

  在那里,他经过李苦禅的引荐,见到了齐白石。齐白石对他很有好感,最终决定将他收为自己的入室弟子,和李苦禅以师兄弟相称。

  到了后来,他也成长成了一代大家。只是因为他太过低调,极少办个人画展而总是把自己的作品藏起来,除同行外,其他人也极少有知晓他的存在和成就的。

  许麟庐对恩师齐白石十分尊敬,在齐白石生前为其养老,在其死后又为其送葬。而这期间,许麟庐的妻子王龄文就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他们携手走过75载的婚姻岁月,一直恩爱有加,未有龃龉。婚后他们育有8个子女,到许麟庐去世时,除长女许美、三女许嫦已经去世外,其余6个子女,包括长子许化杰、二子许化儒、三子许化夷、四子许化迟、二女许丽和四女许娥均健在。

  许麟庐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对子女和孙辈都很是爱护,也很是耐心,很愿意在他们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因此,他们小时候都跟着他练字、练画,培养艺术细胞。对此,王龄文也很是支持。

  许麟庐虽不爱名,但业内均知晓他实力出众。他每有画作现世,很多人都愿意花大价钱买下,许麟庐只卖出少部分作品用以养家,就足够一家人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而他的大部分画作都被他收藏起来,这也让他的“隐形”积蓄变得庞大。

  许麟庐生前并没有当着家人的面说清楚他对遗产分配的安排。还是在他死后,2011年,他的妻子王龄文拿出了他的遗嘱,他的子女乃至世人才知晓他的想法。

  王龄文拿出的许麟庐的遗嘱是用简体字手书写就。遗嘱上写明,许麟庐百年之后,他的一切文物、字画以及所有财产都归他的夫人王龄文所有。遗嘱的落款时间是大写的2009年9月2日,并盖有图章。

  或许不少人好奇,许麟庐的遗产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许麟庐死后留下72幅画,其中不少是齐白石、张伯驹、徐悲鸿等名人的字画,还有3把紫砂壶等,这些的价值预计可达21亿元。

  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话同样也适用于嫡亲的母子。比如,得知许麟庐留下的21亿巨额遗产尽数归母亲所有后,他们的孩子也坐不住了,竟在许麟庐死后的一年,2012年将95岁高龄的母亲告上了法庭。

  2012年7月,他以质疑遗嘱真实性、要求分割父亲遗产为由,将母亲王龄文、大哥许化杰、二哥许化儒告上了法庭,引起了外界热议。

  2013年3月,二中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值得提到的是,考虑到王龄文和许麟庐的其他子女都未放弃继承权,二中院决定在提起诉讼的许化夷之外,将王龄文和许麟庐的其他子女都追加入此案。

  王龄文和许麟庐在世的子女共6人。一审期间,王龄文当庭出示许麟庐留下的遗嘱,除二子许化儒、幼子许化迟和四女许娥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外,其余3名子女——长子许化杰、三子许化夷和二女许丽都质疑起了遗嘱的真实性,申请法庭鉴定遗嘱的真伪。

  市高院先后三次确定鉴定机构,均因为法院提供的样本材料无法满足检验坚定条件而终止了鉴定程序。后王龄文只能再次向法院提交资料,提交了6张与许麟庐及遗嘱的电子合照,来为自己是许麟庐21亿遗产的唯一继承人作证。

  但将王龄文告上法庭的子女们再一次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照片很可能是拼接出来的,只是法院委托鉴定机构鉴定结果显示,王龄文提交的6张电子照片未发现拼接及修改痕迹。他们的这一质疑自然就被驳回了。

  法院最终给出一审判决,认为这些价值21亿元的文物、字画是许麟庐、王龄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本就属于许麟庐、王龄文的夫妻共同财产,需将其中王龄文的财产份额扣除后才可将剩余部分视为许麟庐遗产。

  而在因为样本不足而无法鉴定遗嘱真实性的情况下,结合现有的其他证据及双方举证责任,法院认定王龄文提供遗嘱的真实性,判令许麟庐的遗产由王龄文继承。

  之所以说是“暂时”,是因为她的子女们显然并不甘心。果然,2016年,这起遗产纠纷案再次开庭。

  二审期间,遗嘱的真实性依旧是争议的焦点。王龄文和长子许华杰、二子许化儒因为年事已高,并未亲自出庭,而是各自请了代理人。

  其中,许化杰的代理人就表示,遗嘱上所盖图章并非许麟庐生前常用于作品上的公章,此前甚至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和作品上出现过,由此提出其强烈质疑。

  除此之外,许化杰的代理人还提出这份遗嘱是手书写成,考虑到许麟庐的所有子女和孙辈都常年随其练字,很方便就能伪造,再次表示怀疑。

  受限于现实条件,跟进二审的法院——北京市高级人员法院依旧无法委托鉴定机构鉴定遗嘱的真伪,但法院还是请来了之前鉴定王龄文提供的电子照片的鉴定专家,请他们达到法庭作证。

  判决的结果正是“维持一审按绝,驳回许麟庐部分子女要求继承许麟庐遗产的诉求请求”,也即是,王龄文在得到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她的那一份后,也合法地得到了许麟庐的全部遗产。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