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食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meishizixun/202308/2023083071921.html

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2020)在深圳开幕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8-30

  11月5日,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0)在深圳开幕。本次年会由科学技术部、深圳市政府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ITS China)主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智能交通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新基建的背景下,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本次年会以“新基建时期的ITS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新基建背景下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用跨界融合,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原部长、协会名誉理事长万钢发来致辞视频,对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等分别致辞。欧洲智能交通协会CEO Jacob Bangsgaard、美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席 Shailen Bhatt、日本智能交通协会专务理事天野肇通过视频发表致辞。

  原国家建设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汪光焘教授发表了题为《后疫情时代,信息化与城市交通治理》的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院长杜彦良教授作了《关于我国城市群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的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作了题为《我国水路交通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的主题报告;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以《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检测》为题为大家作报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郑健作了《站城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智能高铁客站升级版》的主题报告。

  同时,大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公安、公路等多个领域的领导和专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带来重要政策解读和落地应用案例分享。大会既有上海电科、深圳金溢、安徽科力等传统智能交通企业代表,也有滴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为大会带来产业界关于变革与创新的思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孙正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岑晏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科,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李其国,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徐炜,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前参赞毛中颖,以及本届大会承办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董事长张晓春,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潘璠,华为云与计算BG交通行业产品管理总经理方海林,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马晓龙,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宏旭等分别进行了分享。

  本届年会上,东南大学土木建筑交通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炜教授获评“2020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王力、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董宏辉、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主任助理于海涛、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李瑞敏、东南大学教授任刚、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深设计专家邓海、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新钰、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春雷等8人“2020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创新人才”。

  当天,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公布,最终授奖34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20年度团体标准正式向行业发布;大会表彰了年会十佳科技论文,鼓励学术创新;发布了《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年鉴(2019)》、《2020智能交通产品与技术应用汇编》两本行业书籍,大会期间还为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展览展示。

  未来两天,大会还将发布《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组织ITS团体标准沙龙,邀请来自通信、公路、安全、汽车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标准与产业发展。针对大家关注的汽车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智慧公路建设、新基建赋能城市(群)发展、产业生态重构、城市交通靶向治理、“十四五”各交通领域发展方向等热点议题,大会组织18个专题论坛,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展开深入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探索新时代智能交通发展的新途径。

  据了解,本次大会邀请了200多场高水平演讲,征集了180余篇科技论文并出版大会科技论文集。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以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前瞻性在业内享有盛誉,打造了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综合性互动交流平台。(记者 战钊)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今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其主载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研制的我国首套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天文学家艾格斯蒂娜·菲洛科莫领导的团队,借助费米卫星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婴儿恒星“发脾气”喷出的伽马射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8日,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下黄田隧道顺利贯通。

  彼时,闽宁镇尚被称为闽宁村,1998年,闽宁村有了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林占熺开设培训班,教村民如何种蘑菇。

  8月25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破解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博览会上,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成为观察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小区门禁、账号登录、超市付款……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便利生活的同时,技术的不规范使用也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挑战。

  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老人设计的智慧药盒,解决校内自行车停车难研发的双层停车架,为校园荷塘处理浮萍、恢复生态提出的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草原所”)建成“星—空—地”一体化草原智能感知预警平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动态跟踪国际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动向,持续开展青年科技人才重点问题和政策研究,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近日,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试航。

  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类脑智能机器人。当前,我国在类脑智能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科学家对人的不同脑区、器官、肌肉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系统化深入研究。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认为,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这时肺脏功能最强,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增强肺功能。

  我从小就爱听海浪声、闻那股海味儿。2016年,我的对虾工厂顺利在江苏赣榆蓝湾现代渔业示范园安了家。

  日前,4部委联合发布的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

  《自然》23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报告了新的脑机接口装置,其不仅能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而且比当前所有技术都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词汇量更大。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