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lvyouzixun/202303/2023030962430.html

至少还有你歌词到底是个什么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3-09

  转眼又到了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旅行的热度归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非常适合当下阅读的建筑美学大书——《仰望的艺术》,带大家深度打卡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穹顶。

  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颜值天花板”,精彩呈现了全球38座建筑物内部的穹顶艺术,其中包含了宫殿、教堂、博物馆、地铁站、大酒店等多样化的建筑类型。

  每一处穹顶背后都充满了故事,它们是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与审美造就的产物。本书将带领读者从穹顶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前去仰望那些非凡壮丽的建筑物内部。这是一场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巡礼,也是一趟穿越时空的旅行。

  穹顶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建筑师、画家、工匠们,都曾思考如何装饰建筑物穹顶内部这一问题。

  例如,世界级的美术馆、博物馆里的天花板本身就是艺术品,但游客往往鲜有时间和精力来驻足凝视,光是一边看着游览清单,一边在墙上、展示柜里寻找热门展品就能忙得不亦乐乎了。不过在《仰望的艺术》里,作者专门为大家弥补了这种遗憾——

  仰望穹顶,你可以看到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东翼的天花板,置身于早期知识分子关于思想和文化抱负的背景中。

  在巴黎卢浮宫青铜厅里,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赛·托姆布雷创作了一幅被简单地称为《天花板》的画作。这片蓝色的天花板上,金色、银色和灰色圆盘像轨道上运行的天体,相互掩映。白色几何图形上面刻着公元前4世纪几位希腊雕塑家的名字。这些古代艺术家拿起石头,用它们来装饰庙宇、家园和城邦。

  而穹顶之下玻璃柜里的艺术品,也同样讲述着人类的双手如何开采并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创造历久弥新的文明象征。

  此外,画作似乎在给出一则忠告:“在这一切之上,有天空,有地球永不停歇的穹隆,有我们永远无法占有的深渊。”

  书中有很多穹顶画都出自大师之手,比如萨尔瓦多·达利的《风之宫天花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奥地利维也纳城堡剧院里的壁画、马克·夏加尔为巴黎歌剧院绘制的多彩天花板、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传世之作,等等。

  在由夏加尔绘制的巴黎歌剧院天花板上,圆形图案以一朵代表着法国的鲜花为参考,由五片不同颜色的“花瓣”组成。每片“花瓣”代表了该歌剧院常备曲目中的两位作曲家,其中还调用了巴黎地标的图像。

  比如,白色“花瓣”是在向作曲家拉莫和德彪西致敬,以纪念他们的作品。红色“花瓣”将法国和俄罗斯联系在了一起,并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火鸟》和拉威尔的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的描述来致敬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创造性革新。

  1962年的某天,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在巴黎歌剧院度过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夜晚,他对天花板上过时的壁画表示不满,并向他的密友,画家马克·夏加尔提出邀约,重新粉饰。然而,激烈的争论接踵而至。媒体将攻击对象转向夏加尔,说他是外国人、犹太人、先锋派艺术家。然而,面对所有的公众抗议,文化部则直言不讳地回答道:“天花板将由夏加尔重新装饰,否则我们就关闭歌剧院。”

  无论是画家们绘制的或优雅灵动或气势磅礴的壁画,清线万块饰有几何和花卉图案的彩色瓷砖,还是沙漠之城的酒店天花板上盛开的“鲜花”,每一处天花板都各有千秋,独一无二。

  莫哈韦沙漠是北美洲最干旱的沙漠,在这里,当大自然拒绝在沙漠中绽放鲜花时,贝拉吉奥酒店大厅里却总是盛开着绚丽的“鲜花”——两千多朵玻璃花悬挂在天花板上。

  这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被称为《科莫湖之花》。一个5吨重的钢制悬架将脆弱的玻璃花巧妙地置于天花板上。

  拉斯维加斯是一个充满奇观、欲望和诡计的金钱之城。在这里,自然界被财富和对奢华的追求所驯服。正如作者在书中评论的那样:“这件天花板装置旨在创造一种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感官体验,使观者迷失在重复的色彩幻觉中,暂时忘却理性的时间和空间,一直停留在赌桌和老虎机前。”

  书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另类”存在,有点好看,又有点重口味。那就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宫的天花板↓

  远远看去,一片绿莹莹,随着光线的变化,还呈现出不同的浓淡和深浅,甚至是一抹幽蓝。没想到,这座天花板竟然是由160万对吉丁虫(又名宝石甲虫)的鞘翅组成的!

  2002年,比利时的保拉王后对布鲁塞尔皇宫单调的内部装饰感到厌倦,开始寻找新方案。她在荷兰艺术家让·法布尔身上找到了答案。法布尔以其对非常规材料的选择和对昆虫的痴迷而闻名。吉丁虫那闪闪发光的绿色鞘翅一直是他雕塑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介质。

  本书作者凯瑟琳·麦考马克是一位艺术史学者、讲师,现居伦敦。她在苏富比艺术学院、多维茨画廊和伦敦大学学院授课,并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

  其文字作品常发表于英国《独立报》《建筑评论》《Stylist》、各大国际学术期刊以及博物馆展览目录。她还曾做客天空新闻频道和BBC,在节目中谈论艺术相关话题。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