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jiaoyu/202409/2024091393338.html

听说过晕车、晕船“晕屏”也来了解一下!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9-13

  无疑,晕屏症是一个新名词,也有人称为“电子晕动症”,是一种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观看快速移动的图像、玩3D游戏或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活动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

  它的症状与传统的晕车、晕船、晕机类似,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其实,早在20世纪中期飞行模拟器诞生后,人们就发现有一部分飞行员在使用飞行模拟器训练时会出现晕模拟器的症状。这种晕飞机、晕车、晕船的情况被称为“晕动症”。

  后来,随着沉浸式的电子游戏和VR设备的出现,人们在使用它们时也出现了类似晕动症的情况,于是人们便给这类状况的晕动症起了个名字,叫“电子晕动症”或者“虚拟现实晕动症”。

  简言之,就是当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和内耳器官以及身体感受到的信息之间存在冲突时,大脑感到“困惑”后产生的连锁反应。

  比如,一个经典话题“为什么开车时司机通常不会晕车,但等他坐车时就会发晕”?这是因为司机眼睛始终盯着路面,时刻接收并判断着各种路况信息,因此人眼能同内耳器官同步。但乘客并非始终盯着窗外,人眼无法接收相关场景信息,内耳器官却一直接收到动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司机不晕乘客晕”的现象。

  同理,在《黑神线D游戏中,玩家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变换的精美场景、激烈的打斗画面以及孙悟空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的精彩动作,眼睛给大脑传递的信号是“我正在进行激烈的运动”。然而实际上,玩家的身体却坐在沙发上或处于其他静止状态,耳朵中的前庭系统捕捉到的信号是“我现在一动不动”。

  此外,包括电子晕动症在内的各种晕动症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就像有些人无论是低头原地转圈还是玩游乐场里的摇头飞椅、大摆锤,都表示轻松拿捏、很无感;而有些人天生就对视觉和运动信息不一致的状态更为敏感,别提游乐场里的那些高眩晕感的项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坐车、坐船都很容易出现眩晕恶心的症状。而且,年龄、健康状况、疲劳程度等个人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眩晕的严重程度。

  对于那些特别容易晕3D的人,可以主动尝试去做一些前庭训练,比如平衡球训练、平衡木行走等,以增强内耳前庭系统的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对于减轻电子晕动症同样重要。因为,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从而增强对3D眩晕的抵抗力。注意避免在空腹或疲劳状态下使用3D设备,因为这样会加重眩晕感。(和防晕车同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有防晕小妙招。核心要诀就是尽量减少自身在游戏中的沉浸感,比如,游戏玩家可以尝试调整设备的设置,比如降低游戏的画面亮度、对比度和分辨率,减少视觉刺激;调整游戏视角和速度,适当降低游戏中的移动速度,避免快速旋转。其次,调远自己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和适当的光线也有助于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最后要说的是,玩游戏、刷手机要懂得适可而止,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确保自己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一旦出现眩晕症状时,应立即放松休息。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