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jiaoyu/202305/2023051865969.html

研经典以谋发展思本源而创新说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5-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问题作过多次重要论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可见,当代党员均面临着一个普遍的现实性问题,即如何建立起适应未来发展的自我理想架构。这个理想架构要同时兼具两大职责,既服从于党性,又服务于实践。

  实践思路,可依循古人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全面、系统地将经典的理论内容附于微观的本土环境,以当地、当时、当下的现实条件为基础,溯本求源之下,创新思路,谋划发展。具体的开展步骤,可以按照“研经典”“思本源”“谋发展”三步战略实施。

  “研经典”,无非学理论、懂理论。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多渠道理论学习为基础,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组织丰富的理论学习,形成自发的、思辨式的良好学习氛围。打好了理论基础,凝聚力自然而然产生。

  其次“思本源”,就是把我们本土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尽管说党的理论不断更新,但是大的理论思想更倾向于普适性和指导性,真正落实到实践工作,务必把先进的理论思想与本土的精神文明相融合,把“经典”作用于本地、为本土化增添思想活力。就苏州而言,我们特别关注到,《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的意见》中,把党员使命、担当、开拓与创新写进战略布局。

  “四敢”担当发挥了作用,文明的标签自然就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明确定位,既对江苏包容、开放的文明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又提出了相对高的发展目标。从省、市、区到基层,均在努力建筑以“文明”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机制,体现在社区发展中,则要从“崇文”落地于“和谐”,突出安全社区、稳定社区的建设。

  读了“经典”,联系了“四敢”,还要看好、看准形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基层社区现代化要考量的问题,也是当代党员要深思的问题。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区发展中,基层党员更应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宏观轮廓与发展路径,透过国情知党情,跟随国之伟业谋求社区发展革新,深化理解现代社会中党的路线方针与奋斗目标、党的权利义务与使命所在。

  社区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层单元,与国家大计首尾相连,不脱离理论指导,不脱离本源文明,社区发展必然能为国家复兴的现代化征程贡献最大合力。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