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fangwuxinxi/202507/20250730110558.html

有关藩(fān)甥(shēnɡ)到底是个什么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7-30

  在小米手机部总裁卢伟冰的微博上,一张徕卡I型相机的实物图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作为“首款大批量生产的35mm相机”,这款相机自1925年问世以来,便深刻影响了摄影行业,正值其百年华诞之际,让我们回顾这款传奇产品的历史与遗产。

  一、原型诞生:哮喘病催生的轻量化革命 1913年,徕卡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因哮喘困扰,无法携带笨重的相机,便设计出了首台原型机“Ur-Leica”,也称为Liliput。这款相机首次采用35mm电影胶片横拍,奠定了24×36mm的画幅标准,其体积仅为手掌大小,打破了当时摄影需要依赖三脚架的桎梏。1923年,巴纳克成功说服公司掌舵人恩斯特·徕兹二世制造31台0系列原型机进行实际测试,其中112号相机将在今年6月的徕兹拍卖会上亮相,估值或将超过千万欧元。

  二、量产决策:一场豪赌开启摄影平民化 1924年,徕兹工厂基于0系列原型机的基础上投产了A型徕卡,也就是后来的Leica I。面对高昂的生产成本与市场的不确定性,恩斯特·徕兹二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量产的决策,成为徕卡品牌精神的象征。1925年,Leica I在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正式亮相,配备了Elmar 50mm f/3.5镜头,机身轻至400克,能够轻松放入外套口袋,首次实现了“捕捉决定性瞬间”的街头摄影理念,助力布列松、卡帕等摄影大师开创了纪实摄影流派。

  三、百年遗产:35mm标准如何重塑行业 徕卡I的问世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摄影行业的一次深刻变革。它确立的35mm全画幅规格(24×36mm)至今仍是主流标准。从尼康Zf复古数码相机到徕卡M11测距仪,现代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依然沿袭着百年前的设计。而在收藏市场中,现存的约10台0系列原型机已然成为“相机界的梵高”,2022年,105号原型机以1440万欧元的价格拍出,创下全球最贵相机的纪录。

  四、生态庆典联动与行业启示 为了庆祝这一里程碑,徕卡在全球启动了百年巡展,上海、米兰、纽约等地均设立了展览。小米作为影像合作伙伴,卢伟冰的亮相也暗示着双方联合成立的小米徕卡光学研究所可能在推进复刻技术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Leica I的核心突破并不仅仅在于参数的升级,而是通过轻量化与标准化,让摄影回归了生活的本质。正如卢伟冰所言:“它用口袋里的方寸之地,装下了人类百年影像史。”

  总的来说,徕卡I型相机不仅仅是一款相机,它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摄影的起点。回顾其历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技术的进步,更能感受到摄影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徕卡I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记录、去分享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