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fangwuxinxi/202301/2023012059714.html

鄱阳湖干旱真相是什么?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1-20

  1950年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近三年的残酷较量。

  但是铁原阻击战却是抗美援朝中决定战争走向的重要一战,此战之后敌人被迫开始同我军进行漫长的停战谈判。

  63军在战斗中不但证明了广大战士们的勇气,指挥员们面对敌我战力巨大差距的排兵布阵更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智慧。

  从1950年10月志愿军进入朝鲜战争开始,通过连续三次战役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三八线”以南。

  之前敌军北上过程中用强大的火力粉碎了朝鲜人民军的抵抗,遭遇了擅长进行穿插作战又频繁同其打夜战、近战的我军却手足无措。特别是一旦发现志愿军主力出现在自己的后方,就唯恐被围歼而不顾一切地向南逃窜。

  1950年12月第二次战役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逃跑时因车祸阵亡,美军高层很快派李奇微接替其职务。作为当时美军中佼佼者的李奇微,总是在胸前挂两颗手雷成为其特立独行的标志。

  李奇微和麦克阿瑟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非常善于计算,通过分析前四次战役中双方的战报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那就是志愿军由于受制于补给条件,只能依靠士兵随身携带的粮食弹药维持五到七天的进攻作战。

  于是李奇微开始酝酿如何利用志愿军这一弱点,先大踏步后撤再防守反击的“磁性战术”。由于麦克阿瑟屡战屡败于1951年4月被解职,李奇微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联合国军”总司令。

  这时志愿军也开始谋划第五次战役,而这竟成了李奇微和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论证其战术的良机。

  李奇微命令各部队一面向南撤退一面和志愿军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触。在不被志愿军用穿插的办法分割包围的情况下,运用其强大的火力对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进行破坏。

  在五次战役发起时铁原成为志愿军重要的后勤物资基地,其后方的朝鲜中部平原是志愿军预定的休整地。

  而李奇微也早在地图上发现了这一个战略要地,于是在敌人其余部队到达“堪萨斯线”停下时;命令范弗里特集中主力争取提前拿下铁原,将已经严重缺少弹药的志愿军三个主力兵团合围在“三八线”以南。

  此时彭德怀和志愿军各级指战员都面临空前的压力,从我们包围敌人到面临被敌人包围的危机。美第八集团军下属第一骑兵师、第25师、第19师等精锐部队,拥有300多辆坦克和1600多门重炮,每天还能得到上千架飞机的支援。

  志愿军第19兵团即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也就是原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其下辖有63、64和65三个军。

  由于抗美援朝的规模扩大而我方运输条件有限,第19兵团只能作为第二批部队直到当年2月才入朝。因此在五次战役打响时该兵团称得上齐装满员,且装备相对精良。但是当敌人疯狂反扑时,64军已经在西面战场卷入了同敌人的苦战。

  65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较大,本来19兵团部计划由该军在涟川附近构筑防线争取阻挡敌人半个月。

  第19兵团司令杨得志作为曾经参与过长征中突破大渡河等艰难苦战的勇将,但这时和政委李志民都对彭德怀要求63军坚守铁原的命令感到怀疑。63军是原晋察冀野战军中的王牌部队,入朝作战以来也打了很多漂亮仗[2]。

  但即使经过一些补充全军人数也从3.6万人锐减到2.49万人,而气势汹汹扑向铁原的敌人多达5万人以上。

  杨得志无奈只好将命令传达给63军军长傅崇碧,傅崇碧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和几位师长紧锣密鼓地做战前准备。

  将187师布置于阻击阵地右翼,防守玉女峰的东面至涟川铁路与公路西面地区。189师放在战场左翼,负责防守涟铁公路以东至汉滩川以西地区。而188师作为预备队和军直属队,驻扎在西灵洞至揪屯里地域。

  当然63军也不是完全孤军奋战,杨得志在所剩无几的兵团直属队中抽出宝贵的500名老兵给了第63军;同时命令之前表现不佳的第65军派出194师,协助63军在涟川和铁原之间进行逐次抵抗。

  在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眼里此时的铁原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特别是范弗里特决定用其新的战术在朝鲜一战成名。

  他下令各军师的炮兵部队用超过教程规范五倍以上的弹药量向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如此近乎败家的打法后来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3]。

  而志愿军本就没有同敌人相提并论的重火力,短时间内依靠山地构筑的工事也称不上多坚固。所以63军189师师长蔡长元经过苦心研究,终于想到了一个迟滞敌人进攻的好办法。

  同时命令各部在战斗中不断调整并重新建立部队建制,从团到连在遭受伤亡后逐级缩编,甚至几个只有两三个人的班也要合并成一个班。

  同时派副师长到三个团坐镇,副团长下到营,副营长要下到连;既增强一线指挥力量,也激励所有战士们同敌人血战到底。

  6月1号敌军先头部队开始向187师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被我军击退后调整方向于是2号开始向189师发起猛攻。

  当天敌人一个小时就在189师565、566、567这3个团的正面阵地倾泻了4500吨炮弹,许多美军官兵都认为我军阵地上连只老鼠都不会活下来。

  蔡长元师长的这种“天女散花”战术,可以说是我军几十年同强敌交战中唯一的一次特例。毕竟从井冈山时代开始我军就一直主张利用游击战和运动战避实击虚,尽量避免同敌人硬碰硬的打阵地战。

  但这时63军作战唯一的目标就是尽量拖延时间,189师所有官兵都已经不考虑能保存自身的实力了。

  由于美军过于倚仗强大的炮兵优势,所以每一次进攻都要经过漫长的炮火准备。即使明知道对面的阵地上只有十几名志愿军战士,美军一个营都不敢不进行炮击就冒然进攻。

  敌人当然也考虑过不顾一切的直扑铁原,但又唯恐那些小高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会发动夜袭只能硬着头皮硬碰硬。

  在189师同敌人血战的同时,187师也不断抽调官兵补充189师几乎打光的部队,同时敌人也没有忘记派出营级单位继续向187师阵地攻击。

  到了6月4日傅崇碧下令由张英辉指挥的188师整体接替189师进行防御,可188师很快就承受到敌军猛烈炮火的威力。

  此时189师那200多处小阵地已经全部丢失,188师的指战员们只能和敌人进行硬碰硬的阵地战。

  该师563团1营8连和1连2排坚守着相邻阵地遭遇了敌人的重点进攻,8连经过苦战突围但2排仅剩的八名官兵彻底被包围。

  副排长李炳章带领七名战士们用最后的一点弹药打退敌人进攻之后,考虑到大家已经两天未进食同敌人肉搏难免被俘虏。

  于是他对其它人说:“同志们,我们是当年钢铁营猛虎连的战士!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民是硬骨头,志愿军战士是宁死不屈的,我们绝不做俘虏!”

  八个人砸毁了枪支后高呼“志愿军万岁”,一齐从15米高的悬崖跳下,最后仅有三人侥幸存活被收容队发现返回部队。

  眼看敌人离突破63军阵地几乎只剩一步之遥,但就在这时187师长徐信想到了重创敌人的绝招。他通过连日观察发现由于敌人惧怕志愿军利用夜间发动反击,故一到晚上就将其阵地缩成了一个“铁乌龟”。

  也就是将坦克和重炮集中起来周围拉上铁丝网,再大量运用探照灯和照明弹让志愿军战士没有任何办法偷偷靠近。

  直到这时63军的炮兵还一直没有发威,既是碍于敌我炮兵差距过大也是为了麻痹敌人。于是6月10日在敌人逐步进入梦乡的时候,63军的所有炮兵进入预定阵地。

  第二天凌晨二时随着一阵地动山摇的炮声,我军炮兵们将积攒了多日的怒火连同炮弹一起射向敌人。从没想到63军居然能一下子“万炮齐发”,完全没有准备的敌人顿时乱作一团。

  冲出帐篷的敌人不顾一切的逃向后方,很多人又因为被集中在一起的坦克和汽车所阻碍而枉送了性命。187师官兵乘机发动了猛烈反击虽未能彻底击退敌人,但也让其遭受了进攻以来最惨重的伤亡。

  他通过飞机侦察发现虽然经历了十几天的血战63军防线已经摇摇欲坠,但志愿军主力部队第47、第42、第20、第27军已经在新幕至黑云吐岭一线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阵地。

  认识到再消耗更多弹药也占不到便宜的李奇微只好下令范弗里特停止进攻,而损失过半的63军也终于在12日晚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后撤休整的命令。

  彭德怀不顾危险亲自来到伊川看望撤下来的官兵,连见惯了各种大阵仗的他也被眼前战士们的惨状所震惊。

  铁原之战消灭美军21654人打出了63军的威名,也让李奇微和其它美军高层意识到:即使抓住了志愿军的弱点并发挥了己方最强大的火力,他们还是做不到围歼志愿军主力。

  之前志愿军一直担心敌人会利用其强大的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发动如仁川登陆那样的两栖作战。

  但此战之后“联合国军”彻底放弃了一切扩大战争规模的计划,可以说是63军官兵的巨大牺牲避免了志愿军更多的牺牲。

  认识到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美国军方也不得不屈服于华盛顿的压力,于6月30日正式通知中朝方面开始和平谈判。

  [3]唯火力制胜论由来已久,为何只有“范佛里特弹药量”最着名.百度.2019-09-1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