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二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ershouxinxi/202409/2024092093747.html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具体内容!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9-20

  北高加索地区,指的是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这片地区作为俄国的地盘,居然没什么俄族人定居,这是什么情况?

  要了解这个问题,还得先看看北高加索究竟有哪些行政单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北高加索地区,基本全都是自治共和国。

  好家伙,这些可都是狠角色,和俄国的其他自治共和国比起来,它们这些的出镜率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车臣,俄乌战争期间,直接诞生了一位国际大网红,整天秀肌肉表忠心。

  北奥塞梯过去也是明星般的存在,毕竟他们的兄弟部落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以南的格鲁吉亚,2008年的俄格战争便是因为他们而爆发的。那么为啥这片地区的俄族人那么少呢?

  北高加索这片地区,实际上并不是俄国的嫡系领土。这片地区在古代,曾经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因此很快就成了伊斯兰文明的传播地。

  那时候奥斯曼土耳其是黑海霸主,整个黑海一圈,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而昔日的蒙古金帐汗国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并且接受了伊斯兰文明。

  因此当1502年金帐汗国覆灭以后,散落各地的鞑靼汗国,都是以伊斯兰文明为主的集团。有金帐汗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的传播,伊斯兰文明自然在北高加索地区,逐渐成为了主流。

  从17世纪开始,沙俄为了争夺黑海霸主的地位,和奥斯曼土耳其打了200多年的俄土战争。18世纪末,沙俄打赢了第五次俄土战争后,不仅灭掉了克里米亚汗国,而且还占领了北高加索大片地区。

  沙俄来了以后,自然要按照老一套,向新收入囊中的土地,转移大量俄族人。与此同时,沙俄还在这些新土地上,强行推广自己的东正教,打算让当地人放弃伊斯兰。

  这可引起了当地人的愤怒,毕竟信仰这一块,他们还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你单纯让交点税倒也算了,可你动了他们的信仰,那他们肯定要跟你玩命。

  所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很容易就被沙俄给击败了,可生活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山民,却把沙俄给折腾惨了。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沙俄花了差不多1个世纪的时间,才勉强稳定住了北高加索的局面。不过这也把沙俄搞得精疲力尽,只能维持平衡局面,并未彻底征服这些山民,因此直到沙俄覆灭,伊斯兰文明一直都是北高加索地区的主流。

  沙俄时代,花了100多年时间,才勉强摁住了北高加索地区。实际上这片地区距离被俄国征服,还有很远一段路要走。

  可俄国自己都没这个寿命干这件事,这件事很快就落到了苏俄以及苏联手里。苏联本身就以尊重民族自决为建国前提,因此北高加索地区自立的情绪,再次被点燃了。

  不过人家也就嘴上说说,你小子还当真了?苏联给了北高加索地区不错的自治权,比如让他们建立了自治州,后来又升级成了自治共和国。

  之所以苏联有这个底气,是因为那时候南高加索地区,也在苏联手里。有了这片地区坐镇,北高加索又怎能翻得起大浪呢?

  即便如此,斯大林对北高加索地区,依旧耿耿于怀。为此,在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便以当地人通德的罪名,将他们几乎全部打包押送到了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干苦力去了。同时被打包带走的,还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

  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时期,才让北高加索这帮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1989年的时候,车臣、印古什等自治地区,纷纷爆发了起义,打算自己出来单干,为此还和苏军正面硬刚过。

  苏联解体以后,这些地区居然想和苏联的15个加盟国一样,拥有出来单干的资格。那俄国肯定不答应啊,因为在俄国来看,车臣、印古什这些自治共和国,都是俄国旗下的一部分,并不是和俄国并列的苏联的加盟国。

  但是北高加索这些民族,民风彪悍,且和俄国人的文化、信仰、习俗差距过大,因此他们纷纷打算出来单干,以车臣为代表,和俄国就硬磕了两次,让俄军吃了不少亏。

  自治共和国不可怕,俄国境内有20多个自治共和国,如果真的那么可怕,这个行政单位早就被撤销了。

  在俄当局看来可怕的是,自治共和国里,俄族人无法占据一席之地。车臣的俄族人,不足4%,印古什、达吉斯坦等地的俄族人比例,基本也就这么个情况。

  也就是说,俄族人在这些自治共和国内部,一点话语权都没有。那当地人自然可以完全按照自身的文化习俗和信仰来办事,完全不用照顾俄族人的感受。

  这对俄当局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担忧的事情。毕竟从18世纪末,这片地区被沙俄征服了以后,一直到现在为止,200多年来,北高加索地区一直都没有真正臣服过。俄国无事也就罢了,一旦俄国有事,这些地区肯定是第一个跳出来,要出来单干的。

  很多人以为车臣战争是车臣单方面和俄军硬碰硬,实际车臣的力量还不够,那是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力量加起来,再加上南高加索以及土耳其的支持,他们才足以和俄军掰一掰手腕。

  2次车臣战争以后,俄军用实力暂时摁住了北高加索地区,毕竟武器、人数方面,北高加索地区都不占优势。所谓的战斗民族,在热武器面前,也得载歌载舞。

  不过北高加索的问题,绝不是战争可以解决的。目前是俄族移民不敢住过去,人家估计也排斥,打又不能彻底打服,事情才显得这么棘手。

  举个例子,1989年的时候,车臣印古什地区,还有23%的人口是俄族人。但后来却只剩下了3%左右,剩下的人都去哪儿了呢?你品,你细品。这谁还敢去啊?

  其实除了外高加索地区,还有不少地区的俄族人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图瓦、楚瓦什、卡尔梅克等自治共和国,这里的俄族人比例,虽然没北高加索地区那么少,但毕竟不是当地的主体民族。

  实际上当年沙俄在征服一片地区以后,总会将大批量俄族人转移到新征服的地区生活,时间一长,这里就成了他们的故乡。

  那么原住民该怎么办呢?沙俄时期,采取的方式是将原住民全部处理掉,比如说外东北地区的原住民,在1900年时绝大多数都被扔进了黑龙江。

  苏联时期采取的方式则是将原住民集体扭送到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地干苦力。比如说车臣、印古什、克里米亚等地的原住民,都曾经在二战后扭送到了西伯利亚挖矿。

  即便沙俄和苏联如此操作,依旧无法阻止一小部分地区,不是俄族人主导。伴随着苏联解体的危机,不少这些不以俄族人为主导的地区,纷纷打算出来单干。

  这其中,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外高加索地区,就是主流。两场车臣战争的阴霾,实际上至今都没有消散,现如今俄联邦还是靠着每年巨额的财政补贴,维持着车臣的稳定。所以说,俄族人无法以主体民族的身份在这片地区坐镇,那这片地区对俄国就很难会有归属感。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