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toutiao/202509/20250904112119.html

一票否决中国对恐怖组织“零容忍”!叙利亚头头沙拉:故意刁难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9-04

  任何一个政权,只要和恐怖主义有牵连,就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中国这次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表明了一个毫不含糊的态度: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坚持“零容忍”,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

  这次安理会的会议可以说是剑拔弩张。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几乎步调一致,要求解除对叙利亚临时领导人沙拉的制裁。然而,中国的一票否决,让原本已经写好的决议彻底搁浅。中国代表明确回应:“条件不满足就无法同意。”美俄英法急得直跳脚,但中国立场坚定。这场看似单一的争论背后,其实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博弈:沙拉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中国不肯松口?

  沙拉的身份确实耐人寻味。他曾是“沙姆解放组织”的头目,2018年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分子,还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他。随后,联合国也同步跟进,对他实施资产冻结和出入境限制。时间来到2024年底,叙利亚局势骤变,沙拉摇身一变成了临时领导人。今年7月,美国甚至一改口风,撤销了对沙拉的恐怖组织认定,并称其“带领的新政府正在推动政治过渡”。特朗普更是亲自会见沙拉,对他赞不绝口,称其“年轻有魅力、坚毅果断、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俄罗斯则看中了沙拉的政治价值,认为可以借此拉拢他来维护自身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和战略布局。英国和法国则盯着叙利亚的能源利益,喊着“稳定优先”。但是,中国却明确反对。8月2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直接表态:“条件不满足就无法同意。”三条条件摆在桌上:第一,公开承诺不再攻击民用设施;第二,接受联合国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第三,书面保证清理和处理外国武装,尤其是那些危及中国安全的分裂武装。

  这三条要求切中要害。叙利亚内战已十余年,平民伤亡数以百万计,中国不希望解除制裁变成纵容暴力的借口。资金监督同样关键,2025年上半年,叙利亚人道主义援助缺口高达40亿美元,如果没有监管,资金随时可能被极端组织挪用。最后一条更是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此前,中国外汇监管部门就曾发现过涉及维吾尔武装的涉恐资金转移,虽然细节未公开,但足以让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其实,中国并非不给沙拉机会。只要他宣布与“东伊运”彻底断绝关系,并不再任用相关成员,中国仍然愿意开展接触。但沙拉不仅没有答应,反而邀请部分“东伊运”背景人士进入新政府任职。这样的操作,显然让中国无法接受。

  至于美俄英法看似一致,其实各有算盘。美国是想借此重塑在中东的影响力,俄罗斯在乎的是军事和盟友,英法则更关注能源蛋糕的分配。这些利益算计,中国看得一清二楚。傅聪大使在此前的会议上就曾指出,制裁问题不应被当作外交交易的筹码。美国想用解禁换政治影响力,俄罗斯想换安全支点,英法想换油气合同,但中国就是坚决不吃这一套。

  目前,这场争论还没有结束。新华社报道,8月26日的草案依然在议程中,但短期内通过的可能性极低。有人调侃说:“中国这票否决,就是给四常上了一课:国际规则不是拿来交换利益的。”沙拉能否摆脱制裁,最终还是取决于他是否愿意满足中国提出的条件。

  数据显示,叙利亚境内仍有四百万人处在急需援助的困境中。解除制裁是否能立刻改善他们的生活?或许能带来一些缓解,但中国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稳定与秩序。没有规则保障,再多的援助也可能打水漂。

  这一次,中国的否决票确实让自己显得有些孤立。但孤立又如何?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跟谁站在一起”来衡量的,而是看能否在关键时刻坚持原则、说出“不”。沙拉若真想翻身,就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否则,中国的否决,还会再次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