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toutiao/202508/20250802110757.html

近年!新增8种慢特病医保能报销95%门槛费取消异地可直接结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8-02

  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的改革进程中,对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慢特病”)的保障已成为一项瞩目的突破。这一进展集中体现在最新的政策调整中,这些政策不仅将八种新的慢特病纳入医保目录,还实现了高达95%的报销比例,同时取消了门槛费的限制,并支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些以人为本的措施标志着我国医保制度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型升级,从最初的“保基本”向更全面的“保健康”迈进,为患者们提供了切实的经济支持,显着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具体而言,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特殊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详细列出了此次新增的八种慢特病,它们分别是:重度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特发性肺纤维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克罗恩病、多发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以及儿童孤独症。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在于病程漫长、治疗费用昂贵,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在过去,这些疾病并未被充分纳入医保重点保障范围,使得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以“渐冻症”为例,患者每年平均治疗费用超过10万元,且需要终身服药。新政策实施后,符合规定的靶向药物,如利鲁唑等,已被纳入报销目录,患者的自付比例因此降至仅5%,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样地,克罗恩病患者使用的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的报销比例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使得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从原先的约8万元大幅降至4000元左右。通过此次病种范围的扩容,预计全国将新增约300万受益患者,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希望。

  此外,此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是全面取消了慢特病医保报销的“起付线”(即门槛费)。过去,许多地区对慢特病门诊报销设定了每年500至2000元不等的起付标准,这意味着患者必须先自付这部分费用后才能享受报销。而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取消所有慢特病待遇认定的起付线,真正实现了“零门槛”保障。同时,报销比例也根据病种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级设定:对于基础慢特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报销比例从70%提升至80%;而对于新增的八种高费用病种,报销比例更是高达90?5%。此外,符合慢特病标准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统一按95%执行,不再区分医院等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新政策带来的益处,我们可以看一个实际案例。在山东省率先落地政策后,一位肺动脉高压患者王女士详细计算了她的医疗费用变化:她每月使用的靶向药波生坦片原价4800元,过去医保报销后仍需自付1440元,而现在仅需支付240元,经济压力骤减83%,这无疑为她带来了极大的 ????。

  针对慢特病患者跨省就医的痛点,新政策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了异地就医备案“零材料”和医疗费用“一站式”直接结算。患者只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线上备案,即可在备案地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直接使用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实时结算,无需再经历先垫付再回参保地报销的繁琐流程。这一举措极大地简化了异地就医的流程,提升了患者的便利性。

  以北京市参保的河南籍李大爷为例,他因特发性肺纤维化需要定期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诊。过去,每次他都需要先垫付2万余元的检查治疗费,然后耗时一个月等待报销。而现在,通过手机备案后,他可以在郑州直接结算,个人仅需承担5%的费用,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和时间负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同比激增217%,结算金额更是突破了180亿元,充分证明了这项政策的受欢迎程度和实用性。

  为了确保这些政策红利能够精准地惠及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医保部门还同步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他们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慢特病诊断标准和认定流程,以避免各地执行过程中出现差异,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必须由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出具诊断证明,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次,医保部门还将新增病种涉及的特效药纳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确保医院和定点药店均可供应这些药物,方便患者及时获得所需的治疗。此外,他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异常诊疗行为,以防止“假慢特病”套取医保基金,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探索“长处方”服务,允许对病情稳定的慢特病患者一次性开具12周的药量,从而减少他们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江苏省更是试点“居家医保”,将部分康复护理项目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延伸了保障链条,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此次改革不仅仅是费用的调整,更是医保理念的升级。专家指出,下一步应该推动“医保支付方式”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例如对糖尿病患者报销血糖仪试纸费用,或者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随访管理,从而更好地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罕见病用药保障、心理治疗纳入慢特病目录等议题也已经进入政策研讨阶段,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拓展。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医保制度将持续向“保大病、保长期”的方向优化。而此次慢特病保障的全面升级,正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广大患者而言,这不仅是经济负担的减轻,更是生命质量的有力保障,让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疾病,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