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toutiao/202404/2024041085009.html

不足百万分之四:淮安7岁男孩患的这个病很容易被漏诊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4-10

  扬子晚报网4月3日讯(通讯员 刘威 任太亮 王平 记者 朱鼎兆)近日,7岁男孩小朋(化名)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到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经诊断,小朋患的是非常罕见的肺泡蛋白沉积症,该病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三点七,即一百万人中仅不到四例,因其症状与一般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相似,极容易误诊漏诊。

  小朋来的时候口唇发紫,呼吸急促,测经皮氧饱和度85%左右,能自行缓解,但是没有咳嗽、发热,虽然拍片提示肺部有炎症,但觉得不是单纯肺炎的问题。据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军介绍,院方第一反应可能是心脏问题,但是心脏彩超未发现异常。经过仔细查体发现孩子有杵状指,就是手指末端肥厚,这个一般是慢性缺氧才会出现的症状。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孩子患的是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本身的适量不可溶性蛋白物质可以辅助肺部扩张,是有益的,但大量沉积,就成了疾病。“简单地说,这种病是因为磷脂蛋白在肺泡里不断地沉积,淤塞在肺泡和支气管,引起气体交换障碍,还特别容易发生感染。”张军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磷脂蛋白在肺泡里“疯狂铺路”,从网状、斑状到毛玻璃状的沉积物累积在肺泡里。

  该病起病可急可缓,张军告诉记者,最常见的首发表现是运动不耐受,易疲劳。若未予诊断,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咳嗽,可伴发热、无力、胸痛、体重减轻、咯血及食欲减退。婴幼儿呼吸道症状较为隐匿,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首发症状通常表现为吐泻。继发感染时,吐痰可呈黄色脓性。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发绀及严重气促,体征甚少,仅有少许散在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有时可见杵状指(趾)。

  “全肺灌洗术是本病目前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张军表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职业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有关。这种疾病并不是儿童的专利,从新生儿到耄耋老人均可患病,男女比例约为2:1,但10岁以下儿童患这种病的人非常少。预防肺泡蛋白沉积症最好的方式是避免长时间接触粉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戒烟戒酒,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定期体检,降低患病风险。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