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丰补欠、以秋补夏“丰收密码”筑牢大国粮仓安全根基

国家统计局今天(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8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谷物产量12829亿斤,比去年增加164亿斤,增长1.3%。
今年,我国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那么,今年粮食生产都有哪些亮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首先来看夏粮。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中占比超过2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5亿斤,下降0.9%,但仍是一个丰收年。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今年,夏粮生产尽管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实属不易,是从上到下、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的丰收,是“抢回来的、夺回来”的丰收。
今年,夏粮生产的突出亮点是面积增加,达3.99亿亩,比上年增加118万亩,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生产责任。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在春季田管关键期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夏粮生产的又一亮点是病虫害防治有效。今年,小麦病虫害是近年发生最重的一年,但也是防治效果最好、实际危害最轻的一年,小麦条锈病危害面积减少25%、赤霉病减少15%。
同时,在夏粮生长关键期,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全覆盖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促进壮苗稳长,也有力保障了丰收。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各级财政下拨近40亿元支持抢收抢烘,最大限度把“烂场雨”影响降到最低。除河南、陕西受“烂场雨”影响减产外,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主产省份都是增产的。
我们再来看早稻的情况。早稻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占比重4%左右。今年,全国早稻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略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达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单产增长1.2%。早稻不仅是重要口粮品种,还关系到下一季晚稻生产。因此,稳定早稻生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
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早稻生产支持力度,在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基础上,每斤又提高2分钱,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早稻积极性。
集中育秧是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力争用2到3年实现早稻集中育秧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对南方地区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予以补助,全国早稻实施集中育秧比例达到4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秧苗质量,促进了单产提高。今年,早稻平均亩产达到399.1公斤、比上年提高4.8公斤。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产量占四分之三左右。从分季节来看,今年粮食的突出特点是秋粮明显增产,实现“以秋补夏”,对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功不可没。
今年秋粮呈现出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突出亮点,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奠定了增产基础。同时,以玉米、大豆增密为重点,选用耐密品种,配套高性能播种机,精准肥水调控,适时防病治虫,增加秋粮产量。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安排24亿元用于秋粮“一喷多促”,通过喷施叶面肥、抗逆剂等,有灾防灾、无灾增产,喷与不喷玉米亩产相差24公斤、大豆相差9公斤。
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200多亿元,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针对性地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效果非常明显。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达到73%以上。今年,在局部地方受灾较重的情况下,大面积单产提升有效对冲了灾害影响,实现了以丰补欠、以秋补夏。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今天(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8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谷物产量12829亿斤,比去年增加164亿斤,增长1.3%。
今年,我国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那么,今年粮食生产都有哪些亮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首先来看夏粮。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中占比超过2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5亿斤,下降0.9%,但仍是一个丰收年。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今年,夏粮生产尽管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实属不易,是从上到下、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的丰收,是“抢回来的、夺回来”的丰收。
今年,夏粮生产的突出亮点是面积增加,达3.99亿亩,比上年增加118万亩,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生产责任。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逐步扩大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在春季田管关键期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夏粮生产的又一亮点是病虫害防治有效。今年,小麦病虫害是近年发生最重的一年,但也是防治效果最好、实际危害最轻的一年,小麦条锈病危害面积减少25%、赤霉病减少15%。
同时,在夏粮生长关键期,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全覆盖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促进壮苗稳长,也有力保障了丰收。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各级财政下拨近40亿元支持抢收抢烘,最大限度把“烂场雨”影响降到最低。除河南、陕西受“烂场雨”影响减产外,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主产省份都是增产的。
我们再来看早稻的情况。早稻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占比重4%左右。今年,全国早稻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略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达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单产增长1.2%。早稻不仅是重要口粮品种,还关系到下一季晚稻生产。因此,稳定早稻生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
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早稻生产支持力度,在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基础上,每斤又提高2分钱,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早稻积极性。
集中育秧是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力争用2到3年实现早稻集中育秧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对南方地区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予以补助,全国早稻实施集中育秧比例达到4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秧苗质量,促进了单产提高。今年,早稻平均亩产达到399.1公斤、比上年提高4.8公斤。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产量占四分之三左右。从分季节来看,今年粮食的突出特点是秋粮明显增产,实现“以秋补夏”,对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功不可没。
今年秋粮呈现出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突出亮点,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奠定了增产基础。同时,以玉米、大豆增密为重点,选用耐密品种,配套高性能播种机,精准肥水调控,适时防病治虫,增加秋粮产量。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安排24亿元用于秋粮“一喷多促”,通过喷施叶面肥、抗逆剂等,有灾防灾、无灾增产,喷与不喷玉米亩产相差24公斤、大豆相差9公斤。
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200多亿元,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针对性地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效果非常明显。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达到73%以上。今年,在局部地方受灾较重的情况下,大面积单产提升有效对冲了灾害影响,实现了以丰补欠、以秋补夏。


相关文章:
- [社会]红色情景剧补精神之“钙”
- [社会]一女孩遭五人轮奸哭着哀求:我
- [社会]来乌镇看见数字未来
- [社会]三季度经营大幅改善蔚来何以起
- [社会]耐人寻味的5部东北悬疑网剧一
- [社会]共建“一带一路”站在历史正确
- [社会]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
- [社会]来女士事件后续来了:为了儿子
- [社会]售价3580万起全新蔚来EC6正式
- [社会]办公室禁忌恋情让女人躁动男人
- [社会]就像涂毓麟自己所说的
- [社会]“纸性恋”再引热议跨次元的爱
- [社会]口述:我与同性恋老公的奇特生
- [社会]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 [社会]向西一步去滑雪——2023年乌兰
- [社会]因无码作品的流出让她成为无码
- [社会]有关渚云低暗渡下句具体内容是
- [社会]诡计多端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社会]有关贬大清淫税背后真相是什么
- [社会]有关拍双寅榔绣骆什么情况?

- 有关弹月琴的小姑娘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各地对此应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 罗许勾女技巧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l是什么车的标志L车标是什么牌子
- 关于林江国的老婆究竟怎样?
-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这是个什么梗?
- 关于翼神传说主题曲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三等奖幸福康巴什获奖人:张生撖永强通过自上而下宏观
- 这4种“病”其实不是病可能就是人老了过度治疗或伤身
- 笔记本内存双通道怎么回事?
- 喜逐颜开(xǐ zhú yán kāi)这条消息可靠吗?
- 智己LS6被曝只要1969万紧急辟谣:千万别信!
- 有关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内蒙古锡盟这是怎么回事?
- 强化消费领域公共利益保护
- 也是首款引入中国的带有Green iQ标识的产品
- 关于莫可名状(mò kě míng zhuàng)发生了什么?
- 第二支箭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 关于那砂沿词怎么回事?
- 有关黑蝴蝶之家背后真相是什么?
- 广州库存鞋批发是怎么回事?
- 离婚再婚电视剧这又是个什么梗?
- 攀枝花影城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寻秦记之风云突变为什么上热搜?
- 斗战神神之使徒任务这是不是真相?
- 亲吻、求婚、裸身拥抱、背后杀!57岁蒋雯丽和43岁明道
-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 贡(ɡòn)瘤(liú)莉(lì)介(jiè)后续报道是什么?
- 有关路虎揽胜极光柴油版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对这样体量壮观的经济巨轮
- 【防诈反诈】警惕十种被骗指数最高的诈骗手段如果被骗
- 同一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相关账户内资金相互
-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
- 作为北京上海领养日系列活动义卖赞助方
- 恕静盟萝射究竟怎样?
- 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辅助法律团队进行更加精准与高效的
- 井上真央禽兽具体是什么原因?
- 有关虚空掠夺者天赋真的还是假的?
- 基坑变形监测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记者手记】点“绿”成金解锁县域发展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