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305/2023051966000.html

气势汹汹(qì shì xiōng xiōng)真实原因是什么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5-19

  2022年,上海159座博物馆(免费开放129座)接待观众总量为970.8万人次,其中,本地观众610.7万,占观众总量的62.9%,占上海常住人口的24.7%。

  在备案的159座博物馆中,国有博物馆共119座;根据展示主题和内容的不同,全市有历史类博物馆47座,艺术类博物馆9座,自然科技类博物馆7座,综合性博物馆13座,其他主题类型博物馆83座。

  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75.89万计,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约每39平方公里有一座博物馆,在长三角区域排名第一。

  同时,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在每平方千米、每百万人拥有的定级博物馆、一级博物馆数量上皆排名第一。

  接待观众量排名前三的是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接待未成年观众207.5万人次,占观众总量的21.4%。

  在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获特别奖,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同时,上海大学博物馆的“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获优胜奖。

  在“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上海博物馆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江南生活美学”、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的“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钱学森图书馆的“又见钱学森——钱学森110周年诞辰纪念展”入选。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两场展览还被列入重点推介项目。

  在中博热搜榜的“中国‘十大热搜展览’”中,震旦博物馆的“洛克菲勒艺术基金收藏展”、上海博物馆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奉贤区博物馆的“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江南生活美学展”、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喵趣奇境——白俄罗斯稚拙艺术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闵行区博物馆的“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上海博物馆的“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等先后入选。

  2022年,全市博物馆拥有志愿者8903名。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排名第一,拥有558名志愿者。

  截至2022年,全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总数已达75479种。全年新开发文创产品3321种,年销售额为6996.35万元。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销售额排名前三。

  全市88座博物馆拥有官方网站,浏览量达10951.9万次。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遥遥领先,逾5000万次。之后依次为上海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皆逾600万人次。全市博物馆官方社交媒体总关注人数为1711.69万。

  今天,在上海玻璃博物馆颁出了“博物馆荣誉市民”,他们中有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世博会博物馆的老年志愿者、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共成长的父母与子女、上海大学博物馆展览走进社区时用上海话自编自导自演讲解员的当地老伯伯、培育一批批中小学教师应用博物馆资源践行“大思政课”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关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一对母女张然及女儿张梓萱与博物馆馆长张琳之间的通信让人感触颇深。张然从女儿入幼儿园开始就不断带着她造访场馆。可以说,玻璃博物馆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母女俩也见证着该馆不断焕发新生。

  去年,玻璃博物馆闭馆一周,妈妈和女儿各给馆长写来一封长信,“我和我的女儿一同参观了主馆、儿童馆、迷宫和破碎馆,我们一起在热力剧场里欣赏了玻璃的火树银花……玻璃博物馆在我女儿心里埋下了对于美、对于想象力、对于一切人类所创造的美好的种子。在这座博物馆里,孩子们懂得了要为梦想去不断努力、不断创造,并且所有梦想都能实现。”

  感动之余,张琳也提笔给她们回了信:“成为影响世界的博物馆,是我们的建馆使命。这些年来,上海玻璃博物馆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能看到像张梓萱小朋友这样的小观众对于博物馆的热爱和感情。上海玻璃博物馆乐于打破‘冷冰冰’的面貌,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吸引孩子、关注孩子。因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是文明传承的基石……”

  后天是谐音“我爱你”的5月20日,以“爱上文化馆”为主题的上海文化馆周启动,万场活动在市群艺馆、18家区文化馆、22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5600个村居文化活动室和线日。

  此前,自3月20日启动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4月21日举行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4月23日举行静安·现代戏剧谷以来,上海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进入“文艺复兴”时代。

  其中,还穿插着《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2日在上海大剧院全球首演、中国音乐剧《哈姆雷特》和上芭芭蕾舞剧《剧院魅影》5月11日在沪首演等重磅剧目的初次亮相。

  与此同时,首次以特展收费形式举行“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上海博物馆,近4个月以来始终占据热搜,为回馈更多的美术爱好者,把原本5月7日闭幕日升级为“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再次成为焦点,也带来数千万元的盈利……观众购买文创产品的热情,近乎要把博物馆搬回家。

  翻翻日历,6月10日非遗日的活动也已基本落实;8月上海书展提上议事日程;10月至11月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单已经排定——海外名家名团纷至沓来……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