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shehui/202301/2023010658788.html

我最亲爱的铃声什么情况?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1-06

  2022年,临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部署要求,通过全县上下和人社部门全体干部的不懈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目标任务。

  多渠道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县紧紧围绕省、州各项决策部署,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提高效率,多措并举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大学生进企业双向选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人才引进、“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招聘等措施,解决了308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和25名2022年甘南州录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签订了工作协议。

  积极开展“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工作。为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动临潭县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成就梦想”为主题的2022年临潭县第二届“洮州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成功举办,16个创业团队参赛,12个项目入围复赛,6个项目获得奖项,参赛项目涉及手工艺品、商贸流通、种植养殖、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高质量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县人社局坚持以提升劳务输转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核心,拓宽城乡劳动力特别是已脱贫人口的增收渠道,不断转变职业技能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方式,积极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项目。本年度共完成培训1999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9人,创业培训165人,就业技能培训1525人。

  倾力完成劳务品牌打造及返乡创业工作。为切实落实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帮助广大农牧民群众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多渠道促进劳务输转,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按照劳务工作“一县一品牌”的要求,积极打造“洮州铜匠”、“临潭面片”、“洮州绣娘”等劳务品牌,将特色品牌建设与保障就业增收有力结合,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洮州铜匠”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劳务品牌。二是动态化掌握乡村就业工厂、乡村就业帮扶车间的运营状况和吸纳就业情况,全力支持乡村就业工厂、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复工复产及升级转型。目前,11家乡村就业工厂、3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健康有序发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32万元,输转劳动力4.3035万人。

  圆满完成百名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活动。推出“互联网+就业”的“直播带岗”服务模式,举办“复工复产职等你来”、“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名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系列线家,招聘岗位涉及文秘、操作工、汽车维修、物流、酒店餐饮、安保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就业岗位4600余个,观看人数达到5.6万人。

  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一是根据省社保中心《关于修改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数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数据整理的通知》要求,县人社局按期完成了数据整理,并上报了分析报告。二是按照省社保中心《关于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统筹系统数据整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按照规定,完成了对县域内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相关数据采集、清理、规范、补录工作。

  高效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认真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对社会保险相关工作人员由县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体提醒谈话,同时制定了《临潭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并按要求及时完成了省级以上部门部署的专项检查和疑点数据核查工作。

  圆满完成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县人社局积极汇报衔接,已全面完成代缴工作。2022年,为13019名困难群体,按每人200元的标准代缴了养老保险,共计落实代缴资金260.35万元。其中低保对象4032人、特困人员208人、边缘不稳定户2195人、重度残疾1428人、计生“两证”户5130人。其余26人为当年到龄人员提前进行了代缴。其中,23人为200元/人,3人为100元/人。

  顺利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为确保事业单位晋升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临潭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管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宣传、纪检、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印发了《临潭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完成第一批职员等级晋升154人。

  积极落实人事人才政策措施。及时建立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人才工作年度计划,严格落实人事人才政策措施,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主体意识。全年注册报到未就业人员623人,管理档案940本,提供就业服务1211人次,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服务、选拔推荐和队伍建设。在人才招考录用、教育培训、管理使用等方面,创新思路,细化举措,逐级落实责任,抓好年度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全力将人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认真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县人社局积极衔接卫生、教育、农牧、自然资源和水务等部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互联网+”、“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远程教育和线下培训的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和质量。

  及时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及相关制度改革。一是成立了由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四部门组成的临潭县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了州级实施意见,我县相关工作开展遵照州级实施意见执行。二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我县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了相关工作措施,确保了我县近五年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均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提高部分落实到位。

  按时落实职称制度改革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就2022年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个人申报和评审。一是本年度共完成审核中级及以上人员职称评审378人的资料(教育系统335人,卫生系统副高级及以上10人,农牧系统27人,林草系统4人,工信系统2人)。二是完成岗位等级认定190人。

  严格按照部门职责,不断加强对各用人单位的监管,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一是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契机,在全县开展政策宣传3场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500余册。二是在“陇明公”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录入住建、交通、水务、教育等部门在建工程项目共23个,录入实名在职人员2525人。劳动用工备案2525人,签订劳动合同2525人,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对在建的55个工程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49份。三是通过各类平台及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96起,涉及农民工504人、金额374.14万元,结案率100%,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四是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案件5起,已结案5起,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仲裁案件2起,已结案2起。五是召开临潭县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暖心行动”暨相关政策解读指导会,对全县16家新业态企业进行了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指导。六是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深入用人单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季”活动。召开了临潭县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推进工作会,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健全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增强企业守法诚信意识。

  常态化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热线工单流程,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做到早联系、早行动、早化解、早回复,及时处理反映人的投诉、建议、咨询等案件。今年,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条,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办结率达100%。未发生因网络舆情引发的不良事件。

  倾情打造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自我县人社服务“直通车”工作开展以来,县人社局围紧紧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经办流程,用心用情用力把“直通车”打造成宣传政策、暖心服务、化解矛盾的优质窗口,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分、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今年,我县“直通车”窗口共受理并解决776件各类服务事项,其中“急难愁盼”类事项2件,政策咨询类事项378件,社保卡服务354件,信访接待类事项42件。

  深化落实营商环境“放管服”。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打包办”“提速办”“就近办”人社服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和材料,大幅度缩减办事时限,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以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为重点,重新清理、全面梳理了人社系统政务服务事项,完成了146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编制和完善。部分业务入驻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并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广大职工群众办理社保卡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