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食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meishizixun/202503/20250320103623.html

安徽天长:农田有“三怪”引领“新农潮”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3-20

  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地裡有“医生”……如今,智慧农业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成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安徽省天长市,近年来随着使用先进的农业装备,农田裡的水、肥、药用量不断减少,农作物单產却呈增加趋势,渐渐有了三件“怪事”。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在三元村上泊湖附近的家庭农场裡,眼下连片冬小麦已返青起身,麦田裡,一台北斗激光平地机吸引了记者注意。

  农场负责人张建昌介绍,加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平地机,能精准平整土地,误差仅2厘米,节水节肥且减少环境污染。

  除了北斗激光平地机,在张建昌的农田裡,还配备了墒情监测仪、虫情监测仪、苗情监测仪、孢子捕捉仪等智能设备,通过运用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农田信息一体化管理,实时採集监测田间数据。

  “以前觉得植保无人机很高级,现在都成為家家户户‘标配’了。过去种田都是和别人比经验,现在我们都是比设备、比科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高,种地效益就更好。”张建昌说。

  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化股股长閔继香表示,天长市2024年新培育数字农业应用场景7个,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產养殖业等,累计达33个,“从传统农业到机械化农业再到智慧农业,新质生產力正助力天长农业实现‘藏粮於地、藏粮於技’的目标。”

  在天长市天康农业示范园裡,有两座佔地15亩的日光温室大棚,十分特别。透过玻璃,隐隐约约看到裡面种着一些蔬菜,爬在墙上、吊在顶上、挂在架上,有点与眾不同。

  走进大棚内,仿佛来到一座田园风光与工业美感相得益彰的“蔬菜工厂”:各类蔬菜轨道、托盘有条不紊地转动运行,培养架上生长着的多种时令蔬菜,把大棚点缀得绿意盎然,看不见一点土的痕跡。

  记者掀开培养架上的定植盘,隻见一棵棵蔬菜的根须比土壤种植的蔬菜要长要密。“这就是‘无土栽培’,通过这样的根须吸收配方营养液生长,蔬菜可以放在水面上、架子上、管道裡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寧波说道。

  记者採访发现,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蔬菜无需人工施肥、除草、浇水及喷洒农药,不仅外观整洁,更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种植理念。最重要的是,这种技术缩短了蔬菜的生长周期,通过精准调控实现错峰上市,使得蔬菜价格较市场高出一倍多,从“吸睛”走向“吸金”。

  记者在大棚裡看到,20多个直径四五米的养殖桶整齐地排列着,养殖桶内水流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咸香,一群群鱸鱼幼苗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弋,颠覆了传统“池塘养鱼”的固有观念。

  该项目负责人沉玉滨告诉记者,与传统养殖相比,这种新兴的装备化养殖模式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节省养殖空间,并且摆脱地域限制,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实现反季节育苗。

  “去年我们成功养殖了第一批鱸鱼,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利润率非常可观。未来,这裡将继续打造更多的标准化养殖大棚。”沉玉滨信心满满地说,“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拓宽江浙沪销售市场,让鲜活的鱸鱼‘跃’上长三角百姓的餐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