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长日久终于真相了?

以前,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由子女养老送终是不二选择。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这种观念正在重构。存钱,还有一个刚需目标,是为了养老。
手里有一笔钱,心里才不会慌。辛苦了一辈子,每个人手头多少会有点钱。记者在江苏南通采访时发现,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劳动既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选择。
打工、打牌、发呆,或能概括多数农村“小老人”的现状。所谓“小老人”,指那些相对年轻,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他们是村里的“年轻人”,是农村的活力所在。
通州区十总镇是农业大镇,90%的土地都流转了,除了门前屋后的一点菜地。爱民村党总支书记张晓燕说,全村60岁以上1281人,占比49.8%。其中,60-69岁的619人,多在外面(指村子以外)干活,比如保安、保洁;70-79岁的428人,基本留在村里,打打零工。
爱民村还有一个特色产业——打草绳。每年收割水稻时,全村有三四百人从事打草绳,且多是老年人。“打草机是电动的,老人主要负责给机器添草。加工一捆草绳,能有十四五元收入,多的每天能打六七捆,就有近百元收入。一些80多岁的老人也在干活,他们只要有活干,就尽量不闲着。”张晓燕说。
78岁的葛汉均在村里从事清洁等杂工,另外还打些零工,年收入有万元左右。他77岁的老伴除了忙些家务,平时就喜欢打牌。女儿嫁在外地,儿子在浙江打工,每年只回来三四趟。“手里有点存款,不用向儿女伸手。不增加他们负担,我心里也踏实。”葛汉均说。
69岁的钱彩平和72岁的徐广英就像是“工友”,没事就结伴在大棚里忙农活。来自山东临沂的周二环,5年前在爱民村承包了30多亩地发展大棚农业,她在村里雇了4名小工,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忙得动,都可以来。虽说是计时工资,没人看他们,全凭良心干活。”周二环说,农村老人大多很勤快,也很自觉。
都说“养儿防老”,但不到万不得已,农村老人是不会向子女伸手要钱的。张晓燕说,每位老人都有一笔固定收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300元农民基础养老金,80岁以上每月再增加60元尊老金,90岁以上尊老金涨到100元。如果老人的孩子是独生子女,每人每年再增加960元。土地流转后,每亩每年还有800元租金,以及每亩120元的农田补贴。”
“因此,如果孩子是独生子女,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起码有5280元固定收入,加上农田流转和补贴,每年收入在6200元以上,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张晓燕说,农户门前屋后都有点自留地,蔬菜是不用买的。每次上街买点鱼肉,老人要两三天才能吃完。家里都通了水电煤气,老人舍不得用,还是习惯用老灶台烧饭烧菜。因此,每个老人的正常开销,一个星期不到100元。
涓涓细流,汇成支撑农村老人日常生活的资金来源。“这么多年下来,多数老人手里都有一笔存款,轻易是不动的。”张晓燕说,手里有点钱,不用向子女伸手,老人感觉有尊严。
东社镇唐洪村副主任李新说,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在忙,有田的种田,没田种的就到个体建筑工地上打小工。“他们只能去个体建筑工地。每天100元,还不能嫌少,否则人家还不要他们干活呢。”李新说,老人挣钱,不仅仅是为自己。“如果儿子要盖房子,孙子要结婚,他们多少都要表示一下。村里的红白喜事,他们也要出份子。自己的日常生活、看病,都需要花钱。所以,只要忙得动,他们就一直在忙。”
记者采访了解到,南通的农村老人手里,一般都有几万到十几万的存款,那是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很多人,都没想去养老机构。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中低端的,收费标准都不会让他们感到轻松。
阳光老年公寓是江苏省五级养老机构,由南通市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建设,收费最低每月2000元左右,最高每月8000元左右。南通市阳光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凯介绍,收费高的主要是独门独户的套型,只有100多套,一直供不应求。其他普通床位,没有住满。“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属于收入较高群体,其中少量来自农村。”
诚如黄凯所言,来这里的老人多属于收入较高群体,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的老人靠退休金能够承担,有的老人需要子女的支持。
海安市恒源康复护理中心主打高端养老,今年2月试运营,目前收住60多人,其收费标准显然抬高了门槛——自理老人每月4500元左右,住双人间;半自理老人每月6000元左右,失能老人每月8000-10000元左右。83岁的张士藻教授住这里每月9000元的套间,中心为他配备了一名兼职“助理”,重点配合他生活起居、整理资料。
南通申丞小海护理院有100多张床位,入住长者40人左右,大多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每月收费从2500元到4200元不等。护理院院长杜燕说,这里的收费属于中等水平。
通州区川姜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后,在照顾好原有“五保老人”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敬老院有250张床位,收住176人,入住率相当高。其中,40位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1890元,半失能和失能老人的收费,则是每月3450元和4380元。
近年来,南通的海安、如皋等地,部分农民利用自建房办起了养老院,床位多在20张左右,收住的大多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各家床位使用率高低不等,收费则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从每月2000元到4000元不等。
黄凯说,老人选择养老机构,不会只考虑价格、服务等因素,还会考虑离家远近,子女看望是否方便,“南通养老机构的床位整体供大于求,因为很多老人暂时还不会选择到机构养老。”
退休职工有多寡不一的退休金,但比在职时要少。更何况,柴米油盐、水电煤气都得花钱,很多人除了退休金并无新增财源,只能省着点花。
几年前,南京推行垃圾分类,记者所居住的小区里新增了垃圾分拣员这一角色。他在给垃圾分类的同时,将废纸、瓶罐之类的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卖钱补贴家用,因此,居民每次丢垃圾,他都是笑脸相迎,接过垃圾并连声感谢。
不久,小区里几位老人加入了“收垃圾”的行列。他们在居民丢垃圾的高峰节点,站在垃圾箱旁边等着捡可回收垃圾。这样一来,垃圾分拣员的身份就非常尴尬。最近一段时间,又有几位老人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让这一点可回收垃圾变得更加抢手。
相比较城市老人,农村老人有个先天优势——即使承包地流转了,门前屋后还有点田地,可以种点蔬菜,养点鸡鸭。除了偶尔买点肉食,蔬菜是基本不用花钱。而且,农村的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城市,农村老人只要愿意忙,还能赚点零花钱。但总体来看,农村老人手头可支配的资金,远远低于城市老人。
记者在小海护理院见到85岁的王兆芳时,他正躺在床上眯着眼睛听电视,浑然不觉外边的世界。此前,他已经被突然找上门来的两位亲戚伤透了心。
他本是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平时跟亲戚几乎没有来往,房屋拆迁时拿到一套安置房,卖了获得20多万元。外孙女找上门来说:“你把房子卖了,我们为你养老送终。”但外孙女拿到一部分钱后,开始嫌弃老人,冷言冷语加剩菜剩饭。
小海护理院院长杜燕说,后来老人的外孙接手抚养,入住护理院前几天,不知何故,两人大吵了一架。老人堂弟的女儿实在看不下去,把老人送到小海护理院。
“如果不是老人手里有笔卖房款,他的外孙和外孙女会主动来找他?”杜燕说,一些老人还有一种考虑——哪天撒手人寰,如果自己手里有点钱,后事才能得到更好料理。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应对。比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一定范围内的老人实现普惠;比如,引导养老机构进入社区,把专业服务送到家门口;比如,探索长期照护险,对特定人群进行补助,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
因为养儿防老观念的根深蒂固,因为并不宽裕的收入,居家养老成了绝大多数老人的选择。2018年,南通市率先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界限,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探索让骨干养老机构发挥其专业优势,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近300家专业养老机构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后,以执业护士和持证护理员为主的专业照护团队,已基本覆盖所有失能、长期卧床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
对分散供养的城镇“三无”老人、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低保家庭60周岁以上老人等8大类人员,南通按照不同补贴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兑现。目前,南通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近20万人,其中仅主城区崇川区就有3.5万人,每年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
南通市北护理院院长丁亚标说,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80-89岁老人每月补贴40元,9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200元,困难群众每人每月补贴300元。“尽管政府提供了9大类32个子项目的服务清单,主城区95%以上的老人,都把这笔费用,用在餐饮上,其他诸如理发、洗澡之类的服务,需求就很少。”
“别小看这很少的政府补贴,它成了引导资金,推动专业机构延伸服务,完善链式养老,并缓慢推动老人形成‘花钱买服务’的理念。”丁亚标说,目前已经有少量老人在花完每月的政府补贴后,自费订餐。还有的老人,将政府补贴用来清洗油烟机(属于“助洁”服务内容),超支部分自费。
南通市的长期照护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形成政府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筹集、个人缴纳、社会捐助的多元化动态筹资机制,建立了居家照护、机构照护和机构上门等多种照护服务方式。2019年底,照护险在全市推开,实现城乡一体。目前全市享受照护保险5.6万人,其中91%为居家照护。
丁亚标介绍,目前入住护理院的400位老人中,有近60%的老人能享受照护险。照护险主要分三档进行补助,每天每人的补助按照评估分别为40元、50元和70元。“照护险每月能为相关老人支付一两千元,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很可观的费用。”
例如在川姜镇敬老院,生活自理老人每月收费1890元,半失能和失能老人的收费,则是每月3450元和4380元。扣除照护险的补助后,半失能和失能老人的收费就是2550元和2880元,家庭压力大减。
南通市医疗保障局的数据显示,照护险推行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享受照护保险待遇近9万人,已提供上门服务648万人次、辅具服务36万人次,累计支出超过18亿元,相当于为上述人员减轻18亿元的经济负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p>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p
2023年10月24日,有居民反映,海滨三村某居民无证饲养大型烈性犬(有杂交血统的狼犬),且有多次遛狗不牵绳、大型犬不戴嘴套等违规养犬行为,给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相关文章:
- [旅游资讯]我国出台15方面政策举措推动边
- [旅游资讯]2023胡润百富榜发布:钟睒睒仍
- [旅游资讯]2-3!国乒爆冷丢冠对手雪藏头
- [旅游资讯]坏消息!LPL三支战队都没有选
- [旅游资讯]目击者称男子钱塘江边撒网捕鱼
- [旅游资讯]这样的担心实不必要
- [旅游资讯]提前预告边融边清
- [旅游资讯]山东潍坊妇女主任线岁长得还不
- [旅游资讯]线年起楼市或将超乎预料3个原
- [旅游资讯]振兴“湘”村红庙边村:百年香
- [旅游资讯]当然更重要的是用主讲人的故事
- [旅游资讯]吉迩经过近一年半的研究与反复
- [旅游资讯]希望能通过对有症状者和无症状
- [旅游资讯]上市企业投资价值回归
- [旅游资讯]其中的天然成为国内首款得到低
- [旅游资讯]影响CPI下降约0
- [旅游资讯]人民中科研究院报告指出
- [旅游资讯]果断退出炼油业务并剥离澳大利
- [旅游资讯]中国人保累计上涨近13%
- [旅游资讯]传播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理念

- 有关中大南方后院后续报道是什么?
- 德斯提拉克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续写中国建造精彩华章
- 青岛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洁表示:坚持人民至上
- 北京近年稳步前进
- 区科委开展“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政府开放月活动
- 芹(qín)道(dào)这是怎么回事?
- 有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到底是个什么梗?
- 关于派瑞甲醛宝是个什么梗?
- 关于笨贼丧擒救世主消息可靠吗?
- 宜稍抹(mǒ)金迷纸醉(jīn mí zhǐ zuì)究竟怎样?
- 超级跑跑名字这又是个什么梗?
- 关于咬鬃沙脂趋锹是真的吗?
- 关于勇敢的心剧情介绍会造成什么影响?
- 唐山大地震_事件库_观点中国
- 有关米内斯塔的残卷这是个什么梗?
- 有关莎朗斯通本能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有关赡蜒吨卓播会造成什么影响?
- 有关大专毕业自我鉴定真相是什么?
- 见到了一位刚刚从北京天安门广场下来的陌生朋友
- 同安封肉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声振寰宇(shēng zhèn huán yǔ)怎么上了热搜?
- 僵尸王异界游这又是什么梗?
- 唐宁主演的电视剧又是什么梗?
- 碣石欢欢车行这是个什么梗?
- 寻梦大山包是个什么梗?
- 有关渚云低暗渡下句这条消息可靠吗?
- 秦殇复活修改器究竟怎么回事?
- 有关爱的代价原唱又是个什么梗?
- ソープに堕ちた女教师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关于新玉麟海参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关于河南坠子李娘娘回京究竟什么原因?
- 有关日本清纯少女到底是什么原因?
- 关于誓(shì)死(sǐ)不(bù)二(èr)是真实还是虚假消
- 而随后景甜不仅点赞了该微博还留言叮咚
- 有关一日难再晨的上一句是什么原因?
- 梁朝伟版鹿鼎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有关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菲律宾篮协最初计划让布朗利打世界杯克拉克森只是B计
- 衬(chèn)神(shén)绣(xiù)馏(liú)这是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