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lvyouzixun/202310/2023101274446.html

ETF总规模已超2万亿元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配置标的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10-12

  截至目前,ETF总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数量达到849只。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境内ETF规模、数量屡创新高,已有百余只ETF新成立,年内ETF净流入资金超4000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2285亿元,宽基指数ETF规模已达8500亿元,占权益ETF比重超过一半。

  2023年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显示,外资机构配置境内ETF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进入百余只权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宽基指数为外资机构普遍偏好的配置类别,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中有12家配置宽基ETF,科创50、沪深300、上证180等主流宽基指数ETF成为外资配置标的。

  记者关注到,长期持有宽基ETF的外资机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日兴资产管理公司、三菱日联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等,已连续多期进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华安上证18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其中,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对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的持有比例为1.31%,较2022年年报披露持有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

  目前,沪深30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突破3600亿元,单只ETF规模突破1100亿元,已超越主动基金成为境内最大权益基金;“硬科技”旗舰指数产品科创50ETF规模已达到1432亿元,境内外产品总规模达到1454亿元,成为仅次于沪深300的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也积极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布局中国资产。ETF互联互通开闸一年以来,标的持续扩容、交易热度稳步攀升。7月,北向ETF再扩容,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多只跟踪科创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的ETF首次纳入标的范围。

  目前ETF互联互通标的已由首批纳入的87只增至137只,包括76只沪股通ETF、55只深股通ETF和6只港股通ETF。从成交额看,2023年8月,陆股通ETF成交额合计142亿元,较7月增加47.3%,其中沪股通成交额破百亿元,达历史新高。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我国本土指数体系的日益完善和ETF产品的日益丰富,外资机构未来参与ETF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

  近年来,城投领域腐败案件多发,涉及省市县多层级。省级层面,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峥被查。

  上海数据集团是我国省级层面首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地方国企,承担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和国企数据的授权运营职能。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