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八级工”到底有多厉害?

在很多人印象中,那个时代没有白领蓝领的说法,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作为人生目标,不少人通过努力赢得了尊重。
说起“八级工”,这里不得不说先一个人——李立三,我国着名的革命家、“工运”领导人,也是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倡导者。“按劳分配”的“八级工资制”正是在他的关怀和支持下开始实行的。
日本投降后,在苏联工作、学习的李立三被选为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上任后,他曾几次到大连访问,了解到当时由于旅大封锁,工人生活十分困难。而在中苏合营企业里,苏联员工执行苏联的工资制度,生活水平较高;中方职工实行七级工资加配给粮制度,仍能积极生产。
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了八级工资制。李立三所倡导的“按劳取酬”的新工资制终于实现了。随后,在八级工资制的基础上,又推出新的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
一年后,在劳动部、“全总”的推动下,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行政区,也先后实行了各自适宜的八级工资制。
“八级工制”是在我国工业建设为基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全国为消除工分制的弊端,将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工资挂钩推制定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八级工资制,先后经历了60个春秋。
前30年是推广实行时期,对完成国家生产计划,改善职工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后30年,由于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工资制度已不完全适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一制度在全国实行,可以说载誉60年。‘八级工’是技艺精湛、精工细作的顶尖工匠的代名词,虽然“八级工”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其精神对于新时代重谱技术工人的新辉煌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有人说:六级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八级工基本上就是扫地僧的存在。在八九十年代,一说谁谁谁八级工,那是很牛的事了。
那个年代里,“八级工”不仅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更代表着高技术和高收入。1959年的杭州,当时一级工每月32元,八级工108元。那时候的108元绝对算高工资了,而且备受推崇与尊敬。
许多经历过八级技术等级制度的人,至今都承认那个技术分层非常成功。当时一个人,先不说是不是“八级工”,即使评上“五级工”“六级工”,在企业和社会都有很高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水平确实是高。
在那个时代,没有白领、蓝领的说法,很多技术工人以成为“八级工”作为人生目标,不少人通过努力赢得了尊重。
1935年出生梁毛毛就曾是杭州一名八级锻工。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他,跟着姐姐生活。12岁那年,他进入一个资本家开的铁工厂里去做帮工,从早忙到晚,可还是每天吃不饱、穿不暖。18岁那年,他看到铁工厂招工,于是就跑去报了名。
当时的考试内容是实际操作,梁毛毛回忆说:“老师傅从锅炉里取出烧得通红的铁块,用钳子夹住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用榔头砸下去。”由于他的榔头无一落空,最终成功进厂,做了一名锻工,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打铁工人”。
那时的工人都会把八级锻工作为奋斗目标,有人觉得八级工神奇,在梁毛毛看来没什么,就也是一级一级榔头敲出来、慢慢升上去的。在那个时候,设备不行全靠人!37年来,梁师傅从一个普通工人,一级、二级、三级……最终成长为一个八级工老师傅。
有人说,人生有两个证书,看似平凡无奇,其实要想拿到并不容易。一个是大学毕业证书,从小学顺利地读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第二个便是八级证书了,没有几十年努力是拿不下来的。
那个时代的“八级工”,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默默坚守,为了国家的建设刻苦上进,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对新时代的工匠们起一些引路的作用。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无论总量还是比例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有相当差距,高技术人才还存在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等现象。
目前,高级技工月薪已普遍超过万元,一些技术过硬的“八级工(这里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岗位年薪甚至突破20万,并有多重福利保障。例如,足额社保、单人公寓等。
然而,市场上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旧十分突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一流的技能人才。
科学家、工程师不足可以引进,但放眼世界各国,还没有大规模引进技能人才的先例,必须也只能依靠自己培养。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 《方案》明确,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八级工”,“八级工”代表的高技术、高收入和不低的社会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提醒我们别把“八级工”遗留在历史河流里。


相关文章:
- [旅游资讯]我国出台15方面政策举措推动边
- [旅游资讯]2023胡润百富榜发布:钟睒睒仍
- [旅游资讯]2-3!国乒爆冷丢冠对手雪藏头
- [旅游资讯]坏消息!LPL三支战队都没有选
- [旅游资讯]目击者称男子钱塘江边撒网捕鱼
- [旅游资讯]这样的担心实不必要
- [旅游资讯]提前预告边融边清
- [旅游资讯]山东潍坊妇女主任线岁长得还不
- [旅游资讯]线年起楼市或将超乎预料3个原
- [旅游资讯]振兴“湘”村红庙边村:百年香
- [旅游资讯]当然更重要的是用主讲人的故事
- [旅游资讯]吉迩经过近一年半的研究与反复
- [旅游资讯]希望能通过对有症状者和无症状
- [旅游资讯]上市企业投资价值回归
- [旅游资讯]其中的天然成为国内首款得到低
- [旅游资讯]影响CPI下降约0
- [旅游资讯]人民中科研究院报告指出
- [旅游资讯]果断退出炼油业务并剥离澳大利
- [旅游资讯]中国人保累计上涨近13%
- [旅游资讯]传播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理念

- 有关米内斯塔的残卷这是个什么梗?
- 关于咬鬃沙脂趋锹是真的吗?
- 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续写中国建造精彩华章
- 有关赡蜒吨卓播会造成什么影响?
- 北京近年稳步前进
- 有关中大南方后院后续报道是什么?
- 有关大专毕业自我鉴定真相是什么?
- 超级跑跑名字这又是个什么梗?
- 关于派瑞甲醛宝是个什么梗?
- 见到了一位刚刚从北京天安门广场下来的陌生朋友
- 关于笨贼丧擒救世主消息可靠吗?
- 有关莎朗斯通本能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唐山大地震_事件库_观点中国
- 青岛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洁表示:坚持人民至上
- 宜稍抹(mǒ)金迷纸醉(jīn mí zhǐ zuì)究竟怎样?
- 区科委开展“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政府开放月活动
- 有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到底是个什么梗?
- 芹(qín)道(dào)这是怎么回事?
- 关于勇敢的心剧情介绍会造成什么影响?
- 德斯提拉克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同安封肉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声振寰宇(shēng zhèn huán yǔ)怎么上了热搜?
- 僵尸王异界游这又是什么梗?
- 唐宁主演的电视剧又是什么梗?
- 碣石欢欢车行这是个什么梗?
- 寻梦大山包是个什么梗?
- 有关渚云低暗渡下句这条消息可靠吗?
- 秦殇复活修改器究竟怎么回事?
- 有关爱的代价原唱又是个什么梗?
- ソープに堕ちた女教师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关于新玉麟海参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关于河南坠子李娘娘回京究竟什么原因?
- 有关日本清纯少女到底是什么原因?
- 关于誓(shì)死(sǐ)不(bù)二(èr)是真实还是虚假消
- 而随后景甜不仅点赞了该微博还留言叮咚
- 有关一日难再晨的上一句是什么原因?
- 梁朝伟版鹿鼎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有关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菲律宾篮协最初计划让布朗利打世界杯克拉克森只是B计
- 衬(chèn)神(shén)绣(xiù)馏(liú)这是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