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licai/202406/2024062889283.html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两者之间有什么渊源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4-06-28

  自古以来就存在占山为王,霍乱乡里的土匪,这群人大多数是心思不正,经常打劫过路行人,有些时候还给自己披上一个正义的伪装“劫富济贫”,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真的是可笑之极。

  每个朝代对土匪都有不同的称呼,唐朝时期,称土匪为“响马”,宋朝的“绿林好汉”说得很高大上,但本质就是一群土匪头子,等到明末的时候部分地区的人称土匪为“胡子”。

  而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名言流传了这样一句话: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指当时这两个地方土匪横行。

  为何会被称为“响马”,当时的社会情况相比大家也有所了解,交通极其不发达,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了。

  在齐鲁大地上,因为地广物博,所以出现了很多养马的人家,而马匹是一种很重要的战略资源,朝廷肯定不会放过,所以这些养马的每年都需要向朝廷上交一定的马匹。平时的话还好说,但是一开始打仗,这群人就受不了,养的马没有消耗的快,你不交就罚钱,有人不堪重负,就直接占山为王,不给朝廷做事了。

  不做良人,化身土匪,开始了打家劫舍的日子,他们会在马的脖子上挂上特制的铃铛(铜铃),用来震慑敌人,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民国时期。

  蹚将和响马是一个性质的,但因为地区不一样,所以叫法不一样。在河南这群人还没有落草为寇之前,一般都是工匠出身,木匠、铁匠、石匠居多,而这群工匠在当时被叫做蹚匠。

  晚清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状况,大家也清楚,内部战乱不断,外面强敌对清政府也是虎视眈眈,社会一片混乱,这也导致了神州大陆民不聊生,很多人都不能维持正常的生计,这群蹚匠没有生活来源,每天都在勒紧裤带过日子,为了求生存,他们开始抱团取暖,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团体,慢慢发现靠手艺还是养活不了自己,最终无奈地上山当土匪。

  不过虽然做了土匪,但是整天称土匪不好听,所以他们为了美化自己称自己为“将”,蹚将和响马就是这样来的。

  土匪这个群体,在战乱的时代最为猖獗,社会环境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也有那些不去当土匪也能活得好的人,何况这些人做了土匪之后,也加入了祸害乡里的队伍中,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人民安居乐业,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祝愿我们国家越来越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