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kuaixun/202301/2023011159129.html

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这是个什么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1-11

  2018年9月,《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获中央首个批复,海南省环保厅改名为生态环境厅,开启了中国省级环保系统的改革,

  只不过,长期身居地方和省直机关单位,本应以身作则、守护绿水青山,却丧失理想信念,靠环保吃环保。

  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海南情况中就提到:海南省本应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的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直到2017年,也仅分别完成35%和67%,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海口市桂林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儋州市已建成楼盘的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迟迟未建成,每天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河道黑臭。

  儋州市白马井垃圾场无防渗措施、无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白马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能力不足,渗滤液通过雨水沟直接排放。

  全省有23座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白沙、临高等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长期低于40毫克/升,清水进、清水出,无效运行。

  中央督察组曾狠批海南房地产行业对当地生态的破坏,怒斥“财政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企业指到哪儿,政府规划跟到哪儿,鼓了钱袋,毁了生态”。

  对此,邓小刚坦言,海南环保工作在环境保护意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环境监管执法、环境保护共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水、大气、土壤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全面审视,深刻反思。

  他表示下一步,会加快落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近岸环境整治力度、叫停违法建设违规经营项目、出台严厉措施规避腐败滋生、健全长效机制管控监督等等。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下沉海南省进行督察工作后发现,地方部门不作为、不担当、消极应对甚至推诿扯皮,成为该省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矛盾。

  昌江县内3条河流全部为重度污染,但污水处理厂却“清水进清水出”,全县入河排污口无一完成整改,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由此可见县政府污水治理根本不作为。

  省林业局向省政府建议调整督察整改方案,对其中涉及自身的9项任务实施简化,在有关部门反对、省政府不予支持的情况下,依然消极应对,15项整改措施仅完成5项。

  在调整海水养殖结构、解决养殖污染工作中,省一级相关规划出台滞后,却要求市县政府先行编制规划,对各地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工作不指导、不把关,导致一些市县禁养区划定错漏百出,继而发生上下推诿扯皮的情况。

  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海南省违规填海造地、破坏红树林等问题后,澄迈县滨乐港湾度假区、富力红树湾项目、恒大海花岛项目等企业仍然“顶风作案”,持续填海造地,侵占、填埋、破坏红树林。

  而在明知企业项目严重违法的情况下,澄迈县相关政府仍然不作为、不敢为、弄虚作假,监督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甚至在生态环境部调查反映富力公司破坏红树林问题期间,还给出“红树林枯死是因为病虫害”等不实结论。

  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尚且如此坐视不管、官商勾结、层层相护,作为当时海南省“环保一把手”,邓小刚难辞其咎。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