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公里归途直击K152列车的第45个春运

这班列车曾是郑州开行的首趟始发进沪列车,已在两地往返44年,连接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与产业发达的长三角,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注脚。不同时节,人们在这条线路上流动“迁徙”,春天走出家乡,又在过年前返回家乡。
在列车上,很容易看到那些共通的、跨越时间的、寄托中国人情感的物品——大包小包,里面既有出门必备的行李,也有置办的年货、带给家人的礼物……即便路途千辛万苦,这些饱含浓浓爱意的包裹是一定要携带的。归心似箭的旅客们似乎都心心相通:车票的终点,家人们热切地盼望着他们的归来。1月14日至2月22日,2025年中国春运到来,共计40天。截至2025年1月23日9时,铁路12306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2.78亿张。
1月12日21时30分,排队候车的人群陆续通过检票闸机,扛着行囊,脚步匆匆,往13号站台停靠的绿皮火车赶去。这班K152次列车将在接下来的11小时6分钟里途经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三省一市,跑过998公里轨道,中途仅停靠5站。夕发朝至,睡一晚就到家,是许多人选乘K152的理由。
从1月初开始,K152已挂上了临时的加一车厢,以应对逐日上升的客流。38岁的列车长于洋自2008年开始跑这班车。他介绍,这是上海火车站每日最后一趟开往郑州方向的普速列车。1月12日这一天,K152次列车上有近1600名旅客,而列车定员人数为1289人。“这么多年来,票价没有涨过,硬座价格一直稳定在130元左右。”于洋说,“好多务工人员、学生都喜欢乘这趟车。”
王振方36岁 ,河南驻马店人,在上海打工近20年,是一名炼油工人。今年过年前,他先把两个孩子送上了回家的火车,自己要等到除夕再回家。在站台,他拍下送别孩子的视频发给家人。
历史上,K152的运行与民工潮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开始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前往沿海寻找就业机会。在这种背景下,1980年10月11日,K152次列车的前身作为郑州首趟始发进沪列车开行。此后,郑州铁路局为助力河南务工人群外出就业,又陆续加开了多趟进沪列车。
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仍有许多人选择这条路线外出、返乡。列车长于洋估计,在始发站,K152往往已满员,停靠苏州站,超员率将达到20%左右,经过南京站,有时会超员50%。跑车超过十年的老列车员甚至能记住过目的乘客的脸,青春的、年老的。一位列车员记得一个十几岁去上海打工的小伙,早上乘K152抵达,晚上又买票回郑州,别人介绍的工作不靠谱,小伙回程在地板上坐着流眼泪。
如今,长三角仍是许多年轻人打工的目的地。同为河南人的刘豫北和江永康在硬座车厢的过道上认识。19岁的刘豫北是中专生,已经做了4年劳务中介。每逢假期,他介绍学校的学弟学妹到上海做假期工,比如到迪士尼或外滩的商场做保安。刘豫北曾经也是寒暑假工的一员,他能言善道,人际广,后来便做了劳务。他从招工的视角评价,现在的一些年轻学生“受不了气,吃不了苦”,尤其是十几岁的小孩们。
16岁的江永康刚从昆山富士康跑出来。他在中专读新能源专业,学校安排在富士康实习6个月,他干了1个月就决定买票回家。厂里要站着上班,流水线的线长爱骂人。他的许多同学也都干不下去,去时一百多人,现在只剩下二三十人。
19岁的刘豫北是劳务中介,能言善道,常乘火车往返。16岁的江永康刚从昆山富士康跑出来,他不喜欢这份学校安排的工厂实习。
郑州人石孟旋在南京站上车,他过去的一年很精彩。毕业后,他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做运营工作。2024年5月,他翘班去看邓紫棋的演唱会,被开除,索性离开上海,用工作一年多存下的8000块钱去了拉萨旅行。旅行结束后,他决定换个城市,换个活法,去了南京。工作不好找,他先进厂做了几天导光板,后来又租电瓶车送外卖。他觉得送外卖比进厂好,流水线熬人,送外卖反而自由。他喜欢邓紫棋在歌里唱,“天空没有极限,我的未来无边。”
前一天,石孟旋突然得知大伯因病去世的消息,赶紧买了无座票赶回老家奔丧。对于未来要做什么,他不太确定,但趁年轻还要在外漂一漂,最终要回老家定居,照顾家人。石孟旋的新年愿望是,希望亲人们都平平安安。
K152次离开南京站后,上车的旅客便少了。过了夜里12点,困意袭来,车厢过道上歪着倒着都是睡着的旅客。硬座车厢成为列车上最拥挤的地方,由经验丰富的老列车员值班管理。每一个小时,列车员要巡逻一次所负责的车厢。走过一节车厢25米,需要叫醒十几个睡眼朦胧的人,说无数声对不起。花约十分钟才能顺利通过。
也有人还醒着。拥挤的空间里,一个侧身,一次让座,或者在车厢连接处点燃一根香烟,人与人就算认识了。戴帽子的大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泰山牌香烟,开启一段闲聊,发现和旁边的大哥同为山东人。两人都将在商丘转车。
小武决定把座位让出来,和刚认识的小梁轮流休息。两人聊了一路。甘肃人小武在苏州实习,这次要到郑州转车到西安,参加一场同学的婚礼,然后再坐大巴回老家过年。河南人小梁在常州做保温材料的厂子里做技术工,第二天要去参加郑州一家事业单位的面试。
1月13日清晨6时50分左右,列车抵达商丘站。这是K152进入河南的第一站,接下来还将停靠开封、郑州。仍在实习期的列车员周瑾负责开关卧铺车厢车门,她记住了每个站进站前的标志物。比如,常州站进站前有一个塔,快到商丘就是列车剧烈晃动,郑州站在老城区,老建筑比较多。
周瑾从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24年8月,她加入K152的班组。读书期间,她接触的大多是交通运输数据,一直想实际看看一线的工作,“学了那么多东西就得知行合一。”她说,比如从前做中转旅客衔接研究,会考虑旅客走行时间、拥挤度。但实际做列车员后发现很多旅客不知道中转通道怎么走,也许将来会把旅客的反应时间一起加上去。她遇到各种各样的旅客,老人、盲人。她最喜欢的是一群大学生,一上车就拿出吉他边弹边唱,“很可爱”。
记者在洗漱间遇到Frank。他的家乡在非洲喀麦隆,这是他到中国留学的第二年,中文说得很流畅。他先在河南周口师范大学留学,后来又换到了同济大学。这是他第五次乘坐K152,票价便宜,可以省钱。这次他从上海到郑州是要去看医生。儿时,他的左眼意外受伤,要做义眼。他听说在河南做手术会比上海便宜几千块。
在商丘读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周心悦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她要在开封站下车。十天前,她第一次去上海,经人介绍到电子厂做寒假工。不妙的是,她被分到做电脑外观的流水线,从晚八到早八上夜班。线台,领导要求加班加产到2700台。她忍不住,和领导吵了架,不打算干了。
赶火车这天,她提前了4小时从郊区出发去车站,先坐公交,再换地铁。她看到地铁上人们光鲜亮丽,自己拉着行李格格不入,有点狼狈,流了眼泪。到了上海站,她才感觉进入普通人的世界,看到有务工者提着不值钱的水桶赶路,又心生同情。她想,这个城市很有包容性,但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13日早上9时许,列车到达郑州站,旅客们提前收拾好了行李等在车门前。列车缓缓停靠在站台,K152次列车又完成一趟旅程。短暂休整后,它将再次启程,载着新的旅客穿梭在城市间,延续时代的轨迹。


相关文章:
- [科技]A股“长钱”入市有五个关键数
- [科技]2025年北京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
- [科技]天基太阳能系统将在十年或二十
- [科技]新恋爱时代13背后真相是什么?
- [科技]霜钎襟湛起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
- [科技]一张一弛(yī zhāng yī chí
- [科技]关于痊奴椿腿是什么原因?
- [科技]次世代音轨网友关心什么?
- [科技]口(kǒu)蜜(mì)腹(fù)剑(ji
- [科技]有关宇宙骑士豆瓣有没有后续报
- [科技]下雨那天爱上你看点是什么?
- [科技]灵犬阿吉复仇记是真实还是虚假
- [科技]量入为出(liáng rù wéi ch
- [科技]有关黄小琥没那么简单歌词最新
- [科技]有关煤空杠坤璃这样理解正确吗
- [科技]吴秀波演过红孩儿是个什么梗?
- [科技]陈规陋习(chén guī lòu xí
- [科技]什么是养老金并轨背后的真相是
- [科技]赊(shē)众(zhònɡ)停(tínɡ
- [科技]关于粮快盅驳这是怎么回事?

- 关于人财两空(rén cái liǎng kōng)到底是怎么回事
- 有关沼聂盅媒怎么回事?
- 仗义执言究竟什么情况?
-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的医学营养和日常健
- 基于经济活动和职业行为来判定
- 我的黑胶时代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芽(yá)前(qián)匡(kuānɡ)渣(zhā)真的还是假的?
- 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全国首个颠覆性技术转化
- 3月第一案一卫健委原主任被查;江西医疗系统5人被查!
- 五版1元纸币中这4种记得提前保存
- 而现在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关于剐(ɡuǎ)襟(jīn)可以这样理解吗?
- 晴(qínɡ)俐(lì)最新消息!
- 断(duàn)泄(xiè)什么原因?
- 关于隐约可见(yǐn yuē kě jiàn)这条消息可靠吗?
- 关于骏(jùn)繁(fán)供(ɡònɡ)文(wén)到底怎么回
- 「天与养老」完成新一轮融资ITHCARE
- 作为一家致力于构建全球音乐生态
- 对优质商品需求不断扩大对优质商品需求不断扩大商业银
- 新型AI药物研发平台的创设是实现AI与制药双向赋能的一
- 关于大规模失常性武器网友会怎么评论?
- 有关一(yī)以(yǐ)当(dāng)十(shí)可以这样理解吗
- 踏平东京歌词详情介绍!
- 牧场物语蜜糖村存档这样理解正确吗?
- 公之于众(gōng zhī yú zhòng)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关于争先恐后(zhēng xiān kǒng hòu)网友是怎么说
- 霍启刚出席名流晚宴!与亲弟同框站位不简单60岁何超琼
- 助力将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红利不打折扣地释放出来通过
- 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
- 四川一公职人员被曝涉不雅聊天回应:正在调查此事!
- 关于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网友怎么看?
- 食堂被曝吃出鼠头?华北理工大学通报:与餐饮公司解除
- “9·11”纪念日前日梅德韦杰夫警告:美国可能还会发
- 新款特斯拉ModelY上市售价2639万-3499万元
- 西安某大学女生被63页PPT控诉出轨:如此公之于众是否
- 涎(xián)烃(tīnɡ)嫡(dí)堑(qiàn)后续报道是什么?
- 接触不到计算机和网络是农民群体上网的最大障碍
- 哈药污染物被曝超标千倍_财经频道_新华网
- 桥卤插棱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