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fangwuxinxi/202504/20250404104590.html

“二伯终于找到你了!”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5-04-04

  1948年,毛义富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年仅25岁。家人从此失去了他的消息,他的母亲也郁郁而终。

  2013年,一名叫周扬的志愿者参与了淮北市的一次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工作。“亲手捧起这些遗骨时特别震撼,那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啊……”

  此后,他决心为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经过十多年努力,周扬终于找到了毛义富烈士的后人。烈士的家人都不敢相信,“我说你们怎么找到了?这大海捞针呢!”

  “二伯,终于找到你了!”毛义富烈士的侄子毛成行仔细擦拭着墓碑,他说:“带点土,撒在我爷爷奶奶的墓上,就等于他儿子回来了,回家了……”

  安徽省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首创“与烈士遗属家庭结对共建”模式,号召政府机关、爱心企业和部队,还有爱心人士和烈士家属结对,形成帮扶共建的关系,让烈属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关怀。

  梁茂东是一位结对帮扶企业代表,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确认帮扶意向后第二天,他便带着建筑队修缮了烈士喻高峰父母居住的房屋。常年的陪伴,让梁茂东与喻高峰的父母亲如一家人。

  1955年,烈士王开淼牺牲,那年他的儿子王里节只有2岁多。王里节只知道父亲牺牲在厦门,但由于信息缺失,始终未能找到父亲的陵墓。

  在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帮助下,王里节终于在厦门烈士陵园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完成了一个几十年的心愿。

  “我们的家永远少了一个人……”王里节老人还有一个遗憾,他丢失了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请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王开淼烈士画像。

  “为烈士画像”活动发起人叶庆华,也是一位烈属,她的丈夫因为救落水儿童而牺牲。她发现许多的烈属和自己的亲人没有一张合照,于是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发起“为烈士画像”活动。

  自2019年起,安徽省发起“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已经为400多位烈士完成画像,给无数烈属带来慰藉。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