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屋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eralgroup.cn/fangwuxinxi/202306/2023063068333.html

有关不忘沟壑(bù wàng gōu hè)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来源:未知(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大黄蜂 时间:2023-06-30

  今年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25周年。6月27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励志故事”巡展走进北京,在北京印刷学院启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雕塑也在展览中亮相。未来,巡展还将走进全国更多大中小学校,引导师生传承弘扬周恩来的崇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展览在北印校园内的毕昇书坊亮相,一排排书架间,60余件绘画、书法和蜡像雕塑作品围绕好学不倦、知恩图报、自强自立、节俭朴素等主题,生动讲述了周恩来在人生各段历程中的点滴故事,展现其崇高品质和伟大风范。

  走进展览,迎面就是一座逼真的蜡像雕塑,还原了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他端坐在木桌前,手握毛笔,目光炯炯,在纸上郑重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9个大字。雕塑家贾文龙介绍,雕塑主题为“我与伟人同桌”,“希望通过还原周总理的形象和神态,拉近师生与伟人的距离,激励大家学习伟人精神,砥砺有为人生,培养树立刻苦学习、甘于奉献、执着追求的品质。”

  展览中的第一幅绘画作品名为“文化启蒙”,画面里年少时期的周恩来站在一棵老槐树下,捧着一本书仔细阅读。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淮安驸马巷的一所宅院里,约6岁时随家人迁居清江浦,进入陈家花园塾馆读书。此后的几年,他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以及《论语》等儒家经典,而这也开启了他的文化启蒙之路。

  随后,周恩来来到沉阳读书,并在此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一次,老师在课上问学生读书的意义,学生们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说为升官发财,当问到周恩来时,他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这一幕也被雕塑家还原了出来——展览中的重磅展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雕塑,生动地展现了少年周恩来年少奋发的英姿神态,让师生们能够近距离感知伟人的崇高志向。

  今年3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励志故事”首展在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举办,此次在北印的展览为北京首展。未来,展览将走进更多大中小学校,让周恩来的崇高品质和伟大风范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承弘扬。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