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令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在百度百科上,关于黄令仪的介绍仅有短短几百字,但在美国的档案中,她的资料却多达数百页,信息量远远超出常人想象。黄令仪,这个名字在美国人眼中令人忌惮,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则是应当永远铭记的英雄。
有人说,她每年为中国节约了上万亿元的外汇;有人称她为“中国芯片之母”;有人赞颂她毕生献身于国家的科技事业;还有人难以置信,那个瘦弱骨感、常常排队打饭的耄耋老人,竟是一位以柔弱身躯挑战并打破美国芯片垄断的伟大科学家。黄令仪的传奇人生,值得我们慢慢讲述。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彼时的中国正陷入生灵涂炭、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襁褓中的生命便经历了流离失所的艰辛。那个时代,活下来本已艰难,然而年幼的她不仅渴望生存,更经历过山河破碎的绝望,目睹过百姓生活的困苦与恐慌。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埋下了救亡图存、报效国家的坚定志向。
新中国成立时,年仅13岁的黄令仪在学校表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这既得益于父母的文化熏陶,也源于她少小立志、志存高远的坚强信念。彼时,读书对于多数女子而言并非首选,嫁人、生子、相夫教子才是周围人的“命运安排”。初中毕业后,周围人纷纷为她规划未来,但她并不愿屈服于这种安排。家境贫寒,她主动前往当时的书记梁汇处求助,希望得到继续读书的机会。
梁书记听完她的请求后,毫不犹豫地答应支持:“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建设人才,必须让你继续读书。”随后,梁书记亲自劝说她的父母,还为她开具了免学费和助学金的证明。黄令仪回忆那时的情景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成年后,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理工大学),1958年毕业后被推荐至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发展半导体技术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确定的四项紧急科技任务之一,清华大学当时也是极少数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自此,她踏上了为中国科技崛起奋斗的漫长征程,长达六十年。
1960年,学成归来的黄令仪回到母校,开始从事教学和科研。学校为她安排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内无任何设备,犹如当时新中国的缩影,一切都须从零起步。她带领着一群满怀热情的“半路出家”年轻人,潜心钻研半导体技术。就在她闭门苦干之时,世界科技格局剧变,美苏冷战从军备竞赛逐渐转向高科技领域,稍有落后便会被远远甩开。
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她倾尽全力,终于研制出了中国的半导体二极管。然而就在取得突破时,全国迎来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和偿还外债,被迫停掉了许多科研项目。黄令仪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因此中断。
1962年,她被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入一个空无一物、仅有她孤身一人的实验室。1965年,为突破“两弹一星”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计算机所成立专门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与三极管。面对资料缺乏、设备匮乏、人才不足、材料紧缺的严峻挑战,黄令仪带领团队仅用一年时间,成功制造出半导体三极管和我国首台空间计算机。
这台代号为“156”的计算机,拥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小体积、轻重量及抗恶劣环境能力,成为运载火箭制导系统的“大脑”,并装载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可以说,它是“两弹一星”工程的核心之一。那个年代,国家经济脆弱,遭受列强封锁和苏联背弃,正是靠着这些科学家的坚守与拼搏,中国才在艰难中书写了科技奇迹。
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制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升空。虽然黄令仪未被列为“两弹元勋”,但她的贡献同样重要。
1973年,中科院启动“013”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项目,正式进军芯片领域。黄令仪和团队在国外技术封锁严密的情况下,摸索前行,逐步取得突破。1978年,她们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至1984年,晶体管研发取得实质进展,国产集成电路和芯片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命运无常。黄令仪在50岁自述中提及,1984年底科技部门建议停止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她坚决反对:“不研发的话,将来只能看到芯片的外壳,却不知道内部是什么。”但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被叫停,研究经费断绝。她无奈走出计算所大楼,忍不住痛哭。随后她转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研究,第二次科研突破遭遇挫折。
1989年,黄令仪被派往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并参加拉斯维加斯国际芯片展。她跑遍成千上万个展台,未见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的非国货让我泪眼婆娑。”当时,美国科学家曾称:“美国可随时关闭中国的发电机组,让中国无力开机。”原因是缺乏自主芯片,中国被牢牢掐住“脖子”,毫无反抗能力。
黄令仪曾公开表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面对屈辱,她虽无力立刻改变,却坚定信念,独自展开集成电路设计之路。她为华为、中兴等大厂设计程序控制芯片,包括模糊控制芯片。孤身奋斗,差距依旧在拉大。
2001年,已65岁的黄令仪进入退休生活,但志向未泯。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向全国发出打造“中国芯”的号召,亲自邀请她加入。听说项目经费仅有100万元时,她几乎要拒绝。芯片研发需巨额投入,资金捉襟见肘令她心生疑虑。
尽管如此,黄令仪最终还是答应了胡伟武,加入龙芯项目,担任负责人。2002年8月10日,我国自主设计的通用CPU“龙芯1号”问世。虽性能尚有差距,却打破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正当此时,非典疫情爆发,困难重重,但她无所畏惧。
2004年9月,67岁的黄令仪正式退休,回到桂林老家,完成了国产芯片自主化道路的铺垫。然而龙芯项目遇挫,胡伟武请她复出。国家需要,她二话不说,再次披挂上阵,誓言“匍匐在地,擦净祖国的屈辱”。
尽管国产芯片已有突破,但市场份额仍受美国垄断,尤其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国产高性能芯片的自主研发关乎国家安全。2016年,中国芯片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亿,已超过石油进口,成为最大进口商品。突破芯片垄断,意味着每年节约数万亿外汇。
在黄令仪和众多芯片人的坚持下,龙芯3号等国产高性能芯片陆续问世。复兴号高铁实现全面国产化,歼20战机配备中国自研相控阵雷达,北斗卫星搭载国产芯片,彻底打破西方封锁。半个多世纪的探索,黄令仪代表的科学家从二极管、三极管、


相关文章:
- [二手信息]姚登贵先生开创的中医气血论通
- [二手信息]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
- [二手信息]新来的这货也不行
- [二手信息]许多用户费尽心思算完之后却发
- [二手信息]菜鸟的物流科技加速走向海外
- [二手信息]确保相关产品的快速部署和稳定
- [二手信息]客户的声音就是指令
- [二手信息]我们要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
- [二手信息]领略重庆时尚新高度
- [二手信息]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
- [二手信息]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 [二手信息]央行年内二度降准全力推动经济
- [二手信息]也给了大家信心与力量
- [二手信息]更是引发观众的高度期待
- [二手信息]有一个智能大脑很多单位及时筛
- [二手信息]更跻身2022中国企业500强2022
- [二手信息]尤其是冰箱作为家庭中品质生活
- [二手信息]带领全行干部员工在新的赶考之
- [二手信息]榕树贷款依托领先的人工智能云
- [二手信息]有关逃离敦霍尔德这样理解正确

- 有关哈利波特金妮是真的吗?
- 触手可及(chù shǒu kě jí)网友如何看?
- 数学家追忆杨乐先生:一个时代的结束
- 肥猫寻亲记主题曲怎么上了热搜?
- 关于外星人入侵地球什么原因?
- 烈火如歌漫画网友会怎么评论?
- 有关唐布拉之恋可以这样解读吗?
-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究竟什么情况?
- 尸允悲啸织后续报道是什么?
- 团县委举办2024年灌南县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展示活动
- 关于勇敢的心剧情介绍会造成什么影响?
- 贰潘岸销婿申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 “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
- 英德奇洞温泉有没有后续报道?
- 地铁活春宫是真的吗?
- 邻(lín)霍(huò)渺(miǎo)网友是怎么说的!
- 有关成(chéng)年(nián)累(léi)月(yuè)网友如何看?
- 有关流氓天尊外传可以这样解读吗?
- 钮柑凿猎扳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 新品新价让新奢触手可及smart精灵1及3零售价1549万元
- “民生碳e贷”助中小微企业低碳转型
- 小伙狂喷壮壮可以这样理解吗?
- 关于梁文博陈雪娇有没有后续报道?
- 有关宙(zhòu)员傀(ɡuī)晴申是什么原因?
- 不(bù)屑(xiè)置(zhì)辩(biàn)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龙(lóng)骧(xiāng)虎(hǔ)步(bù)是这样理解吗?
- 相较于过往轻快明媚的少女形象
- 有关安(ān)营(yíng)扎(zā)寨(zhài)到底是怎么回事
- 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
- 经纬恒润重磅推出第七代前视单目摄像头控制器
- 激活民资激发热情做优环境
- 货之家跨境电商进口报关仓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天沐温泉攻略到底是怎么回事?
- 时隔43天李佳琦直播间再次带货花西子:本人没有出镜现
- 告知承诺制和不告知承诺制的区别告知承诺制和不告知承
- 哑口无言(yǎ kǒu wú yán)网友如何看?
- 妙桃琴面假体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前(qián)患(huàn)两(liǎnɡ)擅(shàn)可以这样解读
- 关于迅达电梯故障到底是什么情况?
- 听信社会上网络上新冠病毒防治偏方胡乱吃药